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组织激励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许多学者研究如何激励组织成员的问题,并形成了许多的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观点分别关注了为何要激励、激励的理论基础、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行激励等等问题,而本文则是以激励的有效程度如何为侧重点展开研究,探讨了激励效果的内涵、层次、衡量标准以及影响激励效果的几大重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如何提高组织激励的有效性。
作者
李敏
机构地区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前沿》
2006年第8期208-210,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激励效果
激励对象
激励方式
分类号
C96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1
沈西林.
激励对象与激励技术[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97,22(2):101-105.
被引量:1
2
朱坚强.
论行政管理效率观——兼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65-71.
被引量:30
3
王舟浩.
行为激励与工作绩效[J]
.航天工业管理,1997(12):34-36.
被引量:1
4
陈永秀.
谈激励的几个要素[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1):8-1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9
1
张端.
谈如何提高教育行政管理效率[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3):5-8.
被引量:2
2
李传军.
电子政府的效率基础探析[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1):45-47.
被引量:2
3
程鹏.
行政权力递减初探[J]
.沧桑,2008,0(2):122-123.
4
钟哲辉.
转型时期的行政信用[J]
.新东方,2001,10(6):59-62.
被引量:13
5
于嘉.
我国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的理论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11):71-72.
被引量:2
6
专利介绍[J]
.中国有色金属,2006(1):87-87.
7
叶勇,文宏.
降低行政成本:当代中国政府施治的重要趋向[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6):678-683.
被引量:1
8
赵勇.
中国特大城市政府效率研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的个案分析[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8(2):42-54.
被引量:2
9
杨晓.
行政管理学逻辑起点的重新探寻与思考[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7-9.
10
赵勇.
提升中国城市政府行政效率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3):191-19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3
1
齐德芬,田也壮.
激励资源效用下降的"盈利"模式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174-179.
被引量:1
2
王海军.
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长白学刊,2007(6):121-124.
被引量:4
3
朱炳.
从自我实现者的特征谈知识型员工心理激励策略[J]
.社科纵横,2006,21(10):43-44.
被引量:4
4
秦朝晖.
激励成本和激励效果评价[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S1):23-24.
被引量:3
5
辛鸣.
制度评价的标准选择及其哲学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5):95-102.
被引量:50
6
袁登华.
基于员工生涯价值的组织与员工双向忠诚管理[J]
.经济管理,2005,31(19):60-62.
被引量:7
7
张志兵,吴先金.
企业激励的成本与收益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3):97-99.
被引量:2
8
芦慧,阮浩.
组织公民行为研究评析[J]
.商业时代,2006(6):31-32.
被引量:3
9
徐艳,朱永新.
中国员工工作投入的现状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7(01Z):67-68.
被引量:7
10
周威.
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问题研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67-168.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6
1
肖华,朱晓翔.
饭店员工激励效果评价研究[J]
.商业经济,2009(11):86-87.
被引量:1
2
曲浩,熊志坚.
企业知识型员工整体激励绩效系统评价模型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116-123.
被引量:2
3
云绍辉,杨红.
浅谈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效果的优化[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2):58-61.
被引量:1
4
洪涛.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若干认识[J]
.大观周刊,2012(21):101-103.
5
戴雯杰,刘婷.
浅析高科技企业员工激励效果的优化[J]
.科技广场,2014(6):200-204.
6
吕维霞,贺天.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对基层公务员激励效果的实证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3):251-260.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黄宸.
权责匹配视角下的基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0(2):153-166.
被引量:1
2
汪光炜,卫旭华.
职业声誉感知何以影响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被调节的中介模型[J]
.公共管理评论,2021,3(2):105-129.
被引量:13
3
涂玉龙.
中国古代管理哲学对家族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28-30.
4
李勉.
孝感市饭店行业员工满意度研究与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2014(13):99-100.
5
徐涛.
浅析保险与福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作用[J]
.中国科技博览,2015,0(2):203-203.
6
喻凯骐.
基层公务员职业高原结构产生因素研究与对策分析[J]
.现代商业,2019,0(25):87-88.
7
张涛.
中国基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政策解读[J]
.区域治理,2019,0(48):1-3.
被引量:1
8
孙晓莉.
三十余年来的干部激励研究:问题检视与未来展望[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4):79-88.
被引量:1
9
徐海霞,张廷君.
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对公务员工作积級性的影响评估--基于湖北的调查[J]
.中国人事科学,2020(9):17-30.
被引量:2
10
孙怀平,黄鑫怡.
单轨制与双轨制视域下基层公务员激励路径比较研究[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0(6):23-27.
被引量:1
1
钱小利.
试述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J]
.重庆社会科学,1997(6):8-11.
2
刘惠莹.
组织激励中的领导行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4):87-87.
被引量:3
3
马凌.
现代组织激励的切入点——心理契约[J]
.管理观察,2003(3):59-61.
被引量:10
4
曾端祥.
激励行为的特征及其在管理中的作用[J]
.社会科学,1990(3):30-32.
被引量:1
5
文权,罗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激励的探讨[J]
.南方论刊,1994,0(4):14-16.
6
程利娜,侯祎.
激励理论的整合及其对管理实践的启示[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3(3):33-36.
被引量:6
7
邢景会,张炜东.
怎样防止激励效应被抵消[J]
.领导科学,1993,0(10):21-21.
8
自豪.
激励时效论[J]
.车间管理,2000(3):14-16.
9
曾端祥.
论激励的方法与艺术[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2(2):49-53.
10
古杰一.
论双重利益激励[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4(3):5-9.
前沿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