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38,共2页
Tianjin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4
-
1蓝维.道德学习:德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时代命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1):28-31. 被引量:11
-
2朱小蔓.道德学习与脑培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2):8-11. 被引量:29
-
3刘春,李燕.建构主义的道德学习观及其教育学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2):36-39. 被引量:2
-
4姚亚萍,刘惊铎.体验式道德学习学术研讨会述要[J].教育研究,2005,26(12):90-90. 被引量:4
-
5谈心.略论道德学习的机制及其实现方式[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3):62-63. 被引量:5
-
6赵飞,刘惊铎.体验式教材:德育教材新样态[J].教育研究,2006,27(7):74-78. 被引量:13
-
7程肇基.论体验式道德学习与生活资源开发[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5):12-16. 被引量:3
-
8王海明.道德学习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2):38-42. 被引量:3
-
9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
10刘莉,张森林.论全球化视域下大学生的道德学习[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4):85-9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3
-
1施振威,钱建国,查赛,钟国康.CT图像质量控制[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0,21(1):45-46.
-
2靳伟,李肖艳,刘乔卉,刘静,裴淼.论师德学习的内涵建构[J].教师教育研究,2021,33(1):7-13. 被引量:18
-
3王素云,代建军.道德学习:研究综述、现状审视与前景展望[J].上海教育科研,2024(11):41-49.
-
1陈永胜.活用电教手段,巧妙融入小学数学学习[J].内蒙古教育(D),2016,0(3):51-51. 被引量:2
-
2李雪梅,王素青.合作学习与知识传授[J].天津教育,2005(7):46-47. 被引量:1
-
3符进民.整合地方资源 提高德育实效[J].新教育(海南),2008(5):13-13.
-
4雷妮,汤果.建构主义中的自我学习与知识管理[J].经济论坛,2007(9):77-79.
-
5胡红燕.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提高“三进”实效[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5,0(7):20-20.
-
6张剑峰.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究[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0(18):46-46.
-
7纪慧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教学模式研究——以“计算机基础”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12X):8710-8711. 被引量:5
-
8沈军.团队学习与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与特点[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7,18(1):16-22. 被引量:2
-
9教育新书架[J].教育情报参考,2009(9).
-
10汪千里.嵌入式学习——让学习与工作完美结合[J].企业管理,2008(11):72-7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