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理论与创作》
2006年第4期66-71,共6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同被引文献17
-
1张小彩.孜孜不倦的寻找——从《石榴树上结樱桃》看李洱的写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8-29. 被引量:2
-
2王宏图.行走的影子及其他──李洱《花腔》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2(3):62-68. 被引量:8
-
3李洱.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J].当代作家评论,2005(3):45-51. 被引量:16
-
4魏天真,李洱.“倾听到世界的心跳”——李洱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6(4):26-32. 被引量:22
-
5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
6[英]D.C.米克.论反讽[M].周发祥,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41-42.
-
7[6][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
8[8][意]安贝托·艾柯.悠游小说林(俞冰夏译)[M].北京:三联书店,2005.
-
9[9][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10[10][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陈清侨等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7.
-
1李一泰.洗浴灵魂(组诗)[J].诗林,2015,0(3):57-58.
-
2张小彩.遭遇日常生活——论李洱小说[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9):34-36.
-
3曾晨.李洱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1):36-40.
-
4张楠.谈李洱小说中互文的精准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29-30.
-
5张德明.嘈杂尘间的散文智慧——以范小青、叶兆言散文为例[J].文艺评论,2013(5):55-61.
-
6孙玉杰.试论陶渊明的孤独意识[J].科技风,2010(5).
-
7魏继洲.质疑意义:《故事新编》的思维与言说[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1):50-54. 被引量:3
-
8朴明爱.《花腔》的魅力——兼谈李洱小说的叙事观念[J].作家,2009,0(15):12-16.
-
9赵靖岩.从《项链》的故事情节浅谈莫泊桑小说的人性主题[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4):103-104.
-
10王湘敏.影片《简·爱》的男女平等思想探索[J].电影文学,2015(16):56-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