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诽谤性言论及其法律抗辩原则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诽谤性言论是指以口头、书面、印刷或者电子媒介等形式通过捏造事实损毁他人的名誉,以降低社会对其的评价或者阻止第三人与其交往或交易的言论。它具有诽谤性、虚假性、发表性、确定性等特征。一般而言,发表诽谤性言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发言者可根据抗辩原则来主张免除或者减轻自己的法律责任。
作者
陈红梅
机构地区
潭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2-133,171,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诽谤性言论
类型化
抗辩原则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吉尔摩等.《美国大众传播法:判例评析》,梁宁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
法治斌.《论美国妨害名誉法制之宪法意义》[J].政大法学评论,1998,(33).
4
Gertz,418U. S. AT336 -337.
共引文献
1
1
马凌.
克罗斯威尔案件:美国建国初期新闻思想的试金石[J]
.历史教学,2003(2):52-5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1
1
赵秉志,李志增.
诽谤罪若干疑难问题研讨[J]
.法学评论,1992,10(3):11-17.
被引量:9
2
杨春洗,苗生明,杨春洗.
论刑法法益[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3(6):13-24.
被引量:71
3
関哲夫,王充.
法益概念与多元的保护法益论[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3):67-74.
被引量:52
4
赵阳.??法学专家释疑“两高”网络诽谤司解五热点(N)法制日报. 2013 (005)
5
(意) 贝卡里亚,著.论犯罪与刑罚(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6
陈晓明.
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J]
.法学研究,2009,31(6):52-64.
被引量:177
7
于志刚.
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J]
.中国社会科学,2010(3):109-126.
被引量:239
8
张红.
事实陈述、意见表达与公益性言论保护——最高法院1993年《名誉权问题解答》第8条之检讨[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28(3):106-117.
被引量:35
9
许航.
言论自由与“诽谤政府”——兼议言论自由的保护与规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1,26(1):130-135.
被引量:4
10
刘军.
为什么是法益侵害说一元论?——以法益的生成与理论机能为视角[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3):10-17.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2
1
刘军,管亚盟.
刑法扩张的法教义学反思——兼论网络犯罪刑法解释的边界[J]
.法律方法,2016,22(1):243-256.
被引量:4
2
吴太轩,何昊洋.
互联网即时通讯领域谣言法律规制问题及破解[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2):20-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孙光宁,陈金钊.
法律方法论学科的拓展——2016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41-151.
被引量:8
2
张国琦.
预防刑法的扩张及其限度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150-151.
3
叶淦荣.
浅谈刑法扩张解释的适用与限度[J]
.法制博览,2018(35):250-250.
被引量:1
4
管亚盟.
加重罪状的未遂适用研究[J]
.时代法学,2020,18(3):72-80.
被引量:1
5
罗婧怡.
新冠肺炎疫情下网络志愿者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1,42(1):8-11.
被引量:2
1
任火.
假论文的特征及其辨析[J]
.科技与出版,1997(1):27-28.
2
武瑾,王亚红.
试论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应有之义[J]
.新闻传播,2015(1X):38-39.
被引量:2
3
张恬.
微博虚假信息产生的传播学解读[J]
.新闻传播,2013(11):172-173.
4
李芸芊,汤晓梅,刘雨桐.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谈大学生记者素养[J]
.青年时代,2014,0(23):92-92.
5
陈静.
新闻策划要先声夺人[J]
.发展,2009(7):76-76.
6
周珊珊.
消费性卧底采访的特征及其反思——以《城市信报》和《江淮晨报》为例[J]
.东南传播,2012(12):64-67.
7
罗前彬.
行业新闻写作“六忌”[J]
.新闻前哨,2015,0(5):49-49.
8
孙世屹.
浅析广电新闻平民化[J]
.新闻窗,2016,0(1):71-71.
9
白净,魏永征.
论英国诽谤法改革的趋势[J]
.国际新闻界,2011,33(6):99-103.
被引量:13
10
郑帆.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报道的基石[J]
.中国报业,2014(8):44-45.
求索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