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周易》文学表现手法探微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往来今来,论《周易》者多着眼于哲理方面的研究,而对其表现手法却鲜有顾及。本文通过梳理举证,从描写、叙述、象征、比兴、用典等方面论述了《周易》的文学表现手法,并对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周易》,其表达方式为何运用大量文学表现手法而较少采用抽象说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 沈志权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5-109,共5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陈戌国注:《四书五经》,长沙:岳麓书社,1995,第192、167页.第184、161、145、151、181、186、153页. 第192、149页.第167、188、170、174、172、192页.第172、152、187、194、195、262、19页.
  • 2朱伯崑:《易学基础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 3《辞海·文学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第10、10页.第114页.
  • 4吕书宝.鲜活物象入巫书——《易经》摄像明理探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6-10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3

共引文献4

同被引文献3

  • 1[1]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 2[4]于衍存,费洪根,于春海.中国古代文学点面透视新论[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 3[5]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