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学科建设体制与机制的实践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学科建设的实践,总结了在教授治学、管理部门协调、学科队伍建设、学科交叉与整合等方面学科建设体制与机制的构建。
作者
刘文达
秦春生
任增强
张玉清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办公室副主任
不详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7,共4页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学科
体制
机制
实践
分类号
G643.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5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1
谢维和.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及其主要取向[J]
.中国高等教育,2001(6):4-8.
被引量:92
2
赵沁平.
分析发展趋势 研究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03(8):3-6.
被引量:37
3
王英.
学科建设以合作为基础[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3):24-26.
被引量:14
4
刘文达,任增强,秦春生,张玉清.
大学学科交叉的机制、能力及调控[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8-12.
被引量:18
5
李伯聪.学科发展与学科制度建设【N】.光明日报,2002—06—0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吴志信,廖湘阳.
重点学科的综合化建设与跨学科研究生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4):67-68.
被引量:6
2
袁运开.
美国著名大学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1996(3):53-56.
被引量:23
3
庞青山.
学科融合:高校合并的高层目标[J]
.高等教育研究,1999,20(4):50-53.
被引量:28
4
王英.
学科建设以合作为基础[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3):24-26.
被引量:14
5
赵文华.
论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J]
.教师教育研究,1998,13(2):30-36.
被引量:10
6
母国光.
我对大学教育的理解[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4):7-12.
被引量:91
7
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代表团访美报告[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8-12.
被引量:6
8
谈振辉.
关于学科发展战略的新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3(6):10-12.
被引量:23
9
王栾井.
有关学科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三个问题[J]
.中国高等教育,2003(6):12-13.
被引量:16
10
赵沁平.
分析发展趋势 研究发展战略 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03(8):3-6.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155
1
李成利.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及发展趋势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8):5-6.
被引量:8
2
刘锦贻.
对高校人事改革中若干关系的认识[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7):38-40.
被引量:2
3
李天来,张凯斌.
强化园艺学科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改革思路与实践[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z1):3-6.
被引量:2
4
徐仕海,李金成,肖宁汉,庹先国,袁兵.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科研业绩评估探讨[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365-366.
5
许秋星.
对目前专科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思考[J]
.辽阳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4):57-59.
6
王振华.
论现代大学实践教学[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S1):42-44.
被引量:15
7
陈晓青.
21世纪法学教育的新思维[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4(5):81-83.
8
孙芳仲,黄鸿鸿,林若红.
扩招对职业大学办学的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11(1):7-13.
被引量:9
9
裴向军,靖向党,黄有魁.
地基处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49-51.
被引量:5
10
杨树才,吴萍.
市场营销理论在高等教育服务中的应用[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58-61.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46
1
王华,姚光庆.
石油工程和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4):41-43.
被引量:3
2
朱清时.
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6):16-17.
被引量:15
3
毛禹功.
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规划与系统工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5):35-39.
被引量:15
4
谢桂华.
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4):9-12.
被引量:12
5
郭荣祥,徐慧.
大学学科带头人建设应遵循的几个原则[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S6):47-50.
被引量:3
6
屠萍官,张荣庆,王喜忠.
研究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1-4.
被引量:90
7
刘经南.
树立大学科建设理念 推进一流学科的跨越式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5(3):19-20.
被引量:54
8
刘润进,李敏,原永兵.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几点做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38-41.
被引量:24
9
王长峰,王化兰.
高校“211工程”重点学科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41-45.
被引量:19
10
王振维,赵坤.
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特征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2):21-26.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8
1
马革兰,涟漪.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07(02X):19-20.
2
王华,姚光庆,李江风,吕新彪.
关于地学类传统学科发展机遇和挑战的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7,16(1):115-118.
被引量:6
3
马革兰,连漪.
浅谈高校学科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1):68-70.
被引量:1
4
段相林,赵宝华,刘敬泽.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之五[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18-19.
被引量:18
5
闫伟,肖敏.
我国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6):154-157.
被引量:5
6
王华,姚光庆,李江风,解习农,焦养泉,王占歧,郭秀荣,龚丽,单华生.
发挥优势学科的辐射作用,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我校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研究生培养及其带动作用为例[J]
.人力资源管理,2011(10):117-120.
被引量:2
7
王春霞.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问题剖析及优化策略[J]
.教育观察,2018,7(23):47-49.
被引量:2
8
梁木生.
高校“学术特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19(2):108-1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王春茹,谢云,何小敏,蔡延光.
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B07):243-244.
被引量:5
2
李跃林.
论新形势下财经类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问题[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118-120.
被引量:2
3
王华,姚光庆,李江风,焦养泉,解习农,郭秀蓉,兰廷泽.
高效创办资源类新专业的途径探讨与实例分析[J]
.中国地质教育,2008,17(4):56-60.
被引量:1
4
刘安宁.
关于高职院校实验室内涵建设与管理[J]
.职业教育研究,2009(1):107-108.
被引量:19
5
梁军,宋占新,郄世鸿.
地方院校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8):169-171.
被引量:14
6
高营营.
“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8):163-164.
7
李当社,王文波.
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方法和途径[J]
.科技资讯,2009,7(35):181-181.
8
曾亮,彭绍雄,邹强.
建设飞行器系统仿真实验中心,强化学员能力培养[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74-176.
被引量:1
9
杨鹏,刘友缘.
地方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4):98-100.
被引量:5
10
张汝坤,杨文彩,朱云,时玲.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建设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1(29):224-226.
1
孙强,樊仰月,李欢欢,王楠,赵杏梅.
高校信息化建设体制机制探讨[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0(1):10-12.
被引量:24
2
邬智,王国荣,罗文标,司聚民.
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44-148.
被引量:2
3
杨天平.
关于加强教育经济与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浙江教育科学,2003(1):55-57.
被引量:3
4
李红英.
新时期高校学科队伍建设途径探析[J]
.经济师,2007(3):129-130.
被引量:1
5
张平,赵海珍,沈燕.
高校学科带头人及其基本工作思路[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12(2):63-65.
被引量:2
6
孙亚梅.
中国梦引领下高校学风建设体制机制研究[J]
.资治文摘,2016,0(1):217-217.
7
任海英.
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高校档案工作[J]
.黑龙江档案,2010,0(1):85-85.
8
尹建坤.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J]
.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5):30-30.
被引量:1
9
王倩.
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的构建[J]
.人才资源开发,2015(8):176-176.
10
耿丹.
地方高师院校学科队伍建设初探[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9-12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