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知识型员工流失是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只有在明确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大小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建立一套针对不同类型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机制。文章根据知识型员工流失造成的损失大小和流失的可能性大小两个方面来建立评价指标,借鉴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予以说明。
作者
覃艳华
曹细玉
机构地区
汕头大学商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1-233,共3页
Productivity Research
关键词
知识型员工
流失风险
模糊综合评价
分类号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5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HALL出版公司,1999..
2
胡淑札.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3
张亚莉,杨乃定.
企业人力资源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2,16(1):18-20.
被引量:38
4
赵恒峰,邱菀华,王新哲.
风险因子的模糊综合评判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7):93-96.
被引量:76
5
蒋新,杨乃定,贾晓霞.
人力资源社会风险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115-119.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杨乃定,张亚莉.
企业人力资源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2):13-16.
被引量:30
2
张亚莉.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0..
3
黄斌江,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
4
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1992年
5
黄崇福,模糊信息分析与应用,1992年
6
罗东坤,项目管理,1991年
7
赵恒峰,邱菀华,王新哲.
风险因子的模糊综合评判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17(7):93-96.
被引量:76
8
闫伟.
国有企业经理道德风险程度的决定因素[J]
.经济研究,1999,34(2):3-12.
被引量:82
9
张亚莉,刘光楚,杨乃定.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
.航空科学技术,1999,0(5):23-26.
被引量:3
10
杨乃定.
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
.中国软科学,2002(6):54-57.
被引量:66
共引文献
125
1
刘晓君,曾丽娟.
工程项目动态联盟的利益分配研究[J]
.建筑经济,2006,27(S1):81-83.
被引量:6
2
张捍东,严钟,王健.
对企业动态联盟利益分配问题的思考[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665-668.
被引量:6
3
张廷鹏.
基于神经网络的矿山机械两阶段预防性维护模型[J]
.神华科技,2010,8(1):12-15.
4
游滨.
可持续发展综合系统风险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3):17-22.
被引量:1
5
高军,刘先涛.
企业经营环境风险因素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03,0(1):35-37.
被引量:1
6
闫琨,黎涓.
虚拟企业风险管理中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应用[J]
.工业工程,2004,7(3):40-43.
被引量:14
7
戴建华,薛恒新.
基于Shapley值法的动态联盟伙伴企业利益分配策略[J]
.中国管理科学,2004,12(4):33-36.
被引量:233
8
徐辉,费忠华.
科技成果转让与收益分配率“β”科学计算的拓展[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4,34(9):57-62.
被引量:3
9
赵忠华.
现代企业活力分析[J]
.商业研究,2004(24):72-74.
被引量:1
10
马文东.
企业高管人员人事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21(12):12-1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
1
彭剑锋,张望军.
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6(9):12-14.
被引量:119
2
刘满平,梁桂全.
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流动的模型及激励策略分析[J]
.软科学,2002,16(1):19-22.
被引量:13
3
宋良荣,徐福缘.
论高科技企业的股票期权激励[J]
.软科学,2001,15(5):28-32.
被引量:7
4
谢富纪.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系统管理与评价[J]
.人类工效学,2002,8(3):45-50.
被引量:4
5
胡本田,胡亭亭.
关于知识型员工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J]
.技术经济,2002,21(11):18-20.
被引量:3
6
赵军,朱晓敏.
应用知识管理提高评估机构的综合竞争力[J]
.中国资产评估,2003(4):17-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顾国爱.
基于模糊AHP法的咨询服务业知识型员工绩效评价理论探索[J]
.全国商情,2009(4):31-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费畅.
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3,25(7):147-148.
被引量:4
1
朱彬,刘进.
航天项目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
.管理工程学报,2002,16(B10):206-208.
被引量:4
2
周扬,石岿然.
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合作及利润分配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5):136-140.
被引量:4
3
彭勇,邵鲁宁,王琛.
房地产投资的风险识别与评价[J]
.上海管理科学,2006,28(2):53-55.
被引量:11
4
姜文春.
浅谈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确认与计量[J]
.商情,2013(22):69-69.
5
黄思明.
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可能性影响因素分析[J]
.企业经济,2011,30(2):184-186.
被引量:1
6
肖承阳.
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机制的影响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2013,32(8):92-94.
被引量:1
7
姜久华,李月娥.
基于心理学的会计舞弊调查分析[J]
.财会通讯(上),2011(9):35-37.
被引量:3
8
郭均英.
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重述会计收益的相关性研究[J]
.经济管理,2004,30(20):61-68.
被引量:2
9
黄超,彭红霞,达庆利.
发电商投资决策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6(11):202-204.
被引量:1
10
孟伟,孙学芳.
供应商定时随机提供价格折扣的订单批量模型[J]
.滨州学院学报,2014,30(6):66-73.
生产力研究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