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论与布列松的“电影书写”论之比较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布莱希特把绝大多数的传统戏剧形容为“美食戏剧”,激烈对抗从亚里士多德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雄踞欧洲剧坛两千余年的移情———共鸣理论,提出以间离效果为核心的叙述体戏剧的新主张。布列松严格区分了“电影书写”与“电影”的概念内涵,认为只有前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主义”的核心,布莱希特认为它完全可以代替情感共鸣成为艺术享受的根基。布列松理想的“电影书写”中的影像和声音是自在自为的,模特儿在行动,在说话,可他没有也不需要演技,他并不是另一个人,仍是他自己。布莱希特与布列松在表演理论上的重大分歧其实是两人关于艺术本质和功用问题迥异理解的具体体现。布莱希特倡导演出和观剧中的“间离效果”,着眼点并非仅仅在于戏剧艺术本身,而是蕴涵着引导正确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政治功用的。布列松是艺术宗教的信徒,在他那里,如果说艺术有什么功用的话,那便是令我们在一瞬间感知到“实在”的神秘与无限。
作者 杜萌若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55-158,共4页 Academic Exchan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苏珊·桑塔格.罗贝尔·布列松电影中的宗教风格[A].反对阐释[C].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 2布列松.电影书写札记[M].谭家雄,徐昌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
  • 3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M].陈丽贵,李泳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 4布莱希特论戏剧[M].丁扬忠,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 5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M].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 6马赛尔·普鲁斯特.驳圣伯夫[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 7让-伊夫·塔迪埃.普鲁斯特和小说[M].桂裕芳,王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