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9-40,共2页
同被引文献13
-
1陶红.简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10(2):54-57. 被引量:4
-
2李善峰.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6(7):15-17. 被引量:5
-
3樊平.新农村建设要重视村落凝聚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7):18-20. 被引量:2
-
4晓亮.论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J].理论前沿,2006(13):5-9. 被引量:4
-
5不要忽视农业的就业功能[J].新长征,2006(9):33-33. 被引量:1
-
6陈月进.论在村委会选举中对农村非正式团体的协调和控制[EB/OL].http://www.chinarural.org/news_show.aspx?cols=11&ID=17514.
-
7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
8麦迪逊,等.联邦党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
9阿尔蒙德 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
10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05—10—20.
引证文献6
-
1惠小勇.报道一座城市的两个视角[J].中国记者,2005(10):54-55.
-
2索新全.以建村级示范图书室为抓手 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宝鸡市图书馆建设石尧村图书室实践的启示[J].当代图书馆,2006(4):7-9. 被引量:2
-
3杨迪忠.走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误区[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6,6(4):42-45.
-
4张燕.论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民教育[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1):15-16. 被引量:1
-
5胡永波,聂坤伦,宋陈玲.简述新农村建设的误区与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42-343. 被引量:2
-
6陈斌,李金龙.农村非正式组织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探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0(6):113-11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1
-
1许喜文,李文清,陈锦梅,贾兵强,易钢.新型农民培养背景下农民教育发展方略——以广东省为例[J].农业考古,2009(3):226-230. 被引量:2
-
2张杰,吕瑞钰.兰州市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丝绸之路,2009(22):43-45.
-
3肖姣平,任阿娟,袁国.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1):68-69. 被引量:1
-
4袁涓文.贵州农村非正式组织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3):222-224. 被引量:4
-
5傅琼,曹国庆,孙可敬.乡村非正式组织与新型权力文化网络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5):194-198. 被引量:14
-
6允春喜,徐西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松散组织”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山东省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89-94. 被引量:1
-
7江春雷,袁娜.我国农村非正式组织研究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14,14(2):69-74.
-
8赵大朋.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与村级党组织的应对[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16(4):78-84. 被引量:16
-
9贺祥艳.基于县图书馆如何适应现代化管理的新形势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0(5):176-177.
-
10刘敏惠,张仙.基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16(5):177-180. 被引量:4
-
1钟添生.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变革与路径选择[J].农业考古,2008(3):100-102.
-
2王多琴,骆天豹.新农村建设要培“民智”、谋“民富”、立足“民安”[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5).
-
3晨曦.农业部全面启动“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J].农业工程,2014,4(4):35-35. 被引量:1
-
4霍然.三农“好声音” 给力“中国梦”——“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路径与走向[J].农村经营管理,2013(4):6-8.
-
5何宝芹.一事一议聚民智 共建和谐新农村[J].云南农业,2010(1):5-6.
-
6凝心聚力助改革[J].中国政协,2012(5):1-1.
-
7崔乔乔.比肩国际巨头 徐工成套矿山机械挺起中国制造脊梁[J].工程机械,2017,48(4). 被引量:1
-
8罗林虎.运用“网络问政”助推社会管理创新[J].团结,2012(4):28-30.
-
9刘爱文,艾亚玮.“三农”问题新构想[J].理论界,2009(6):16-17.
-
10王前进,刘媛媛.合肥庐阳区“一线为民工作法”的实践与启示[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4,13(2):4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