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癌细胞DNA和EMA双标记微波染色技术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癌细胞DNA和EMA双标记微波染色技术熊正文,李春光,胡海霞,苏红,高磊岩癌细胞核内DNA含量测定和倍体分析,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组织学分级、预后判定及治疗方案选择等均有重要的临床实用意义。EMA是主要分布于细胞膜上和胞浆内的一种糖蛋白,在肿瘤病理诊...
作者
熊正文
李春光
胡海霞
苏红
高磊岩
机构地区
解放军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0-361,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关键词
癌细胞
DNA
EMA
微波标记
分类号
R730.21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1
熊正文,胡海霞,李春光,苏红,李自强,田玉旺,邓永江.
盐酸水解暴露抗原促进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6,5(1):117-117.
被引量:13
2
熊正文,潘书文,李春光,苏红,胡海霞.
微波辐射促进5—羟色胺与脑血管双染方法的探讨[J]
.解剖学杂志,1995,18(3):289-291.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熊正文,李春光,胡海霞,李自强,谷化平,苏红.
微循环形态学研究的新方法——微波快速酶组织化学微血管染色法[J]
.河北医药,1993,15(6):380-381.
被引量:1
2
C. J. Tandler,A. Brusco,S. Peressini,J. Pecci Saavedra.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specificity of anti-5-HT (serotonin)-like antisera in immunocytochemistry[J] 1986,Histochemistry(1):67~72
3
熊正文,谷化平,李春光,田玉旺.
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宫颈癌涂片快速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4,3(4):407-416.
被引量:6
4
熊正文,李春光,谷化平.
ABC法显示5-HT与脑血管双染技术及意义[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3,2(1):24-2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7
1
熊正文,李春光,王伯云,丁华野,田玉旺,史景良.
影响免疫组化特异性染色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解放军医药杂志,1998,20(5):385-387.
被引量:1
2
熊正文,郭晓明,李春光,苏红,冯骥良.
过氧化物酶染色增强剂对微血管染色增强作用的对比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7,6(2):103-106.
3
孟琼华,程安春,汪铭书,陈孝跃,周毅,刘维平,朱德康,刘菲,黄诚,宋涌.
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检测雏鹅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2004,40(9):10-14.
被引量:3
4
熊正文,李春光,丁华野,田玉旺,史景泉.
增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敏感性的新技术[J]
.北京军区医药,2000,12(2):131-132.
被引量:1
5
颜亚晖,郑晖,张革进.
血性胸腹水涂片中红细胞的去除方法[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4,20(6):750-750.
被引量:5
6
孟琼华,程安春.
免疫组化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RA)方法的建立[J]
.畜禽业,2006,17(5):4-6.
被引量:1
7
魏仲梅,俞诗源,严峰,夏冰芝,贾宗平,王芳春,司克媛.
免疫组织化学中的抗原修复技术[J]
.生物学通报,2006,41(7):9-11.
被引量:2
8
王静梅,韩文星,齐亚银,剡根强.
绵羊嗜皮菌病间接免疫酶标组织化学检测方法的建立[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3):307-310.
被引量:1
9
熊正文,丁华野,李春光.
特殊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会[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7,13(4):375-376.
被引量:3
10
熊正文,王伯云,丁华野.
影响免疫组化抗原性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
.诊断病理学杂志,1997,4(3):171-172.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37
1
熊正文,李春光,王伯云,丁华野,田玉旺,史景良.
影响免疫组化特异性染色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
.解放军医药杂志,1998,20(5):385-387.
被引量:1
2
熊正文,檀战山,王伯法,李春光,阮仕荣,苏红.
微波-表面活性剂恢复陈旧性石蜡切片抗原性的定量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8,7(2):242-242.
被引量:2
3
熊正文,李达,王伯云,李春光,胡海霞.
微波快速免疫印迹技术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8,7(3).
被引量:1
4
李春光,杨凤莲,胡海霞,苏红.
卵巢粘液性肿瘤P53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定量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7,6(4):99-103.
被引量:1
5
熊正文.
抗原修复的常用技术及评价[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7,6(3).
被引量:5
6
李景仁,田玉旺.
p53单克隆抗体在尿恶性细胞学涂片中的应用[J]
.中国癌症杂志,1996,6(2):142-143.
被引量:1
7
苏红,谷化平,熊正文,胡海霞.
应用微波技术对脱色后的H.E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方法及应用[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5,4(3):282-282.
被引量:5
8
苏红,谷化平,胡海霞,熊正文,李春光.
LSAB法与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敏感性的对比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5,4(3):296-296.
被引量:10
9
李春光,杨凤莲,熊正文,苏红.
卵巢粘液性肿瘤间质黄素化的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10):628-629.
被引量:1
10
熊正文,潘书文,李春光,苏红,胡海霞.
微波辐射促进5—羟色胺与脑血管双染方法的探讨[J]
.解剖学杂志,1995,18(3):289-29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熊正文,李春光,丁华野,田玉旺,史景泉.
增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敏感性的新技术[J]
.北京军区医药,2000,12(2):131-132.
被引量:1
2
熊正文,丁华野,李春光.
特殊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会[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7,13(4):375-376.
被引量:3
3
熊正文.
微波修复抗原技术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中的应用现状[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8,14(2):177-179.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郑海燕,郭仁德,王新允,陈剑秋.
胃癌中CD34微血管计数抗原修复条件的选择[J]
.临床荟萃,2001,16(13).
被引量:2
2
涂侃,王启伟,高玟,罗庆丰.
微波技术在ELISA法检测乙肝标记物中的应用研究[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1,23(5):262-263.
被引量:1
3
熊正文,王炳胜,苏红,胡海霞,李春光,黄勇.
抗原修复技术在脱钙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14(3):151-154.
4
熊正文,李宏伟,黄勇,李春光.
骨组织脱钙技术及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14(3):175-178.
被引量:13
5
熊正文,李春光,丁华野,田玉旺,史景泉.
增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敏感性的新技术[J]
.北京军区医药,2000,12(2):131-132.
被引量:1
6
邱永秀,陈春林,刘萍,岳信念,欧德明.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对宫颈癌VEGF及MVD的影响[J]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6,20(3):206-207.
被引量:9
7
胡海霞,刘俊堂,苏红,谷化平.
浓缩型DAB试剂盒的应用体会[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6,15(4):479-480.
被引量:2
8
朱光君,张宏,熊正文,石巧荣,李永申.
光波/微波组合修复CD44v6抗原及其在7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J]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2131-2133.
被引量:2
9
熊正文,胡海霞,黄勇,李宏伟.
光波-微波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J]
.中国职业医学,2007,34(3):230-231.
被引量:3
10
康筱玲,李伟,冉志远.
表面活性剂在脱落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中的应用[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23(1):38-39.
1
杨志平,杨文颖,盛望,郭玉琳,李千迅,杨卓.
P27蛋白及DNA倍体不同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8):1401-1404.
2
左绪磊,张炼.
子宫颈癌癌细胞DNA含量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89,24(5):288-290.
被引量:1
3
李克敏,朱理玮,王成,邱宇杰.
甲状腺乳头状癌N-ras基因突变及癌细胞DNA含量检测[J]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0):764-764.
4
何生,陈南,何广贤.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和病理分型与癌细胞核DNA含量关系的分析[J]
.广东医学,2006,27(5):701-702.
被引量:2
5
赵建业,惠延平,曹云新.
早期及进展期胃癌DNA之检测——DNA含量与胃癌生长速度之研究[J]
.临床肿瘤学杂志,1997,2(2):1-4.
6
黄杰雄,黄致治,梁英锐,吴贤英.
肝癌及癌旁肝组织的PCNA免疫组化研究[J]
.癌症,1996,15(2):102-104.
被引量:6
7
罗冰清,归良桢,庞芸,邬伟义,丁爱莉.
儿童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及其癌细胞DNA定量分析[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30(3):188-190.
被引量:7
8
刘鹏飞,吴孟超,陈汉,钱光相,傅继梁.
原发性肝癌CD44v mRNA表达与抑癌基因DCC mRNA表达、癌细胞DNA含量的关系[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18(3):215-218.
被引量:2
9
张峰,孙仲藩,彭俊云,潘琳,李茜,顾广源.
毫米波并放疗治疗浅表转移瘤的研究[J]
.中华理疗杂志,1996,19(1):3-5.
被引量:21
10
孙立峰,周青,汪渊,袁凌云,郑树.
抑癌基因FHIT第8和第5外显子在原发性肝癌中纯合性缺失与点突变的研究[J]
.实用肿瘤杂志,2002,17(5):308-310.
被引量:3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