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789-791,共3页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同被引文献80
-
1卞连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简况[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5):42-42. 被引量:4
-
2高清华,叶正文,张学英,郑宏清.草莓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06,4(z1):123-129. 被引量:13
-
3赵大克,王敬乔,陈薇,郑丽.植物原生质体获得、培养条件及方法对其再生体系构建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2):403-408. 被引量:8
-
4徐秀泉,于荣敏,赵昱.药用植物黄花乌头植株再生系统的建立[J].中药材,2004,27(11):797-799. 被引量:4
-
5金晓玲,何平.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研究进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54-59. 被引量:12
-
6张明生,杨永华,谢波,殷召静.药用植物生物技术与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方法[J].中草药,2005,36(3):321-325. 被引量:7
-
7李黎,陈菲,宫伟.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情报,2005,37(1):6-6. 被引量:10
-
8周俊,杨崇仁.植物化学进展及在我国的研究状况[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4,9(2):129-133. 被引量:6
-
9葛胜娟.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快繁与脱毒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5):104-107. 被引量:20
-
10李乐工.人参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愈伤组织[J].Acta Botanica Sinica,1989,31(10):815-81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5
-
1谷延泽,高瑞彦.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河南农业,2008(14):51-52. 被引量:1
-
2谢静.生物技术与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J].西南军医,2007,9(3):89-90. 被引量:6
-
3王文兰,黄贤荣,张丽萍.药用植物细胞发酵培养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7):867-869. 被引量:6
-
4尹红新,雷秀娟,宋娟,姚春林,王英平.我国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3):243-245. 被引量:2
-
5崔云虹.中国药用植物快速繁殖的研究进展[J].河套学院论坛,2009(2):53-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尹大保,杨世海.黄蜀葵毛状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及次生代谢产物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357-3360. 被引量:2
-
2李银,王凤林,李书慧,吴立军.黄瑞香愈伤组织培养及其二次代谢产物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3):199-201. 被引量:11
-
3巩金妹,郭树仁,张延勇.生物转化在中药上的应用及其反应类型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2):145-148.
-
4马百平,冯冰,黄鸿志,从玉文.中药及其成分的生物转化[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2):150-154. 被引量:6
-
5高洁,李兴林,张黎明,肖天剑.基于植物p53保守序列构建RNAi的DNA片段方法[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0,25(3):19-22.
-
6郝利民,陈强,鲁吉珂,曹小红,王硕,刘嘉喜,穆军.生物技术在军用食品中的应用与展望[J].食品科学,2011,32(1):278-282. 被引量:2
-
7张鲁,张春艳,李天祥.药用植物快速繁殖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10):43-47. 被引量:6
-
8周佳,程新,李昆太.应用现代发酵技术生产植物源珍稀药物的产业化前景——以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为例[J].科技广场,2011(12):82-87. 被引量:2
-
9周佳,程新,李昆太.现代发酵技术在紫杉醇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生物技术通报,2012,28(8):59-63. 被引量:5
-
10王娟,高文远,尹双双,刘辉,魏长龙.药用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4):3680-3683. 被引量:17
-
1漆海如,黄永明,刘金文,许少健.中医药对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正骨,2006,18(1):66-67. 被引量:8
-
2黄玉吉,陈义挺,陈菁瑛.生物技术在中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福建农业学报,2008,23(1):100-105. 被引量:3
-
3张元兴,魏明旺,董志峰.杂交瘤细胞的大量培养[J].生物工程进展,1997,17(5):54-60. 被引量:7
-
4李国平,杨鹭生,黄群策.白花蛇舌草组织培养物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3):57-58. 被引量:1
-
5牛建昭,王健.HER2、BRCA1、c-myc在乳腺癌研究方面的进展[J].解剖学报,2000,31(z1):5-8. 被引量:3
-
6顾峰,杨桂荣,宋志忠,申晶,赵铭山.鼠疫菌通过植物毒力变化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1997,12(3):144-145. 被引量:2
-
7唐巍.人参悬浮细胞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J].人参研究,1994,6(1):37-38. 被引量:1
-
8王平,刘邦忠,刘光华,石明芳,杨名珍,陆志辉.不同浓度维甲酸诱导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22(3):258-263.
-
9赵恒梅,张忠广,宫玉香.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方法新探[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41(1):86-86. 被引量:3
-
10蒋明德,曾维政.分子生物学技术[J].西南国防医药,1996,6(4):250-253.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