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朝对东北亚诸政权的文化输出研究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唐朝对东北亚诸政权曾主动采取多种文化输出的策略,像学术、典籍、宗教、书法等等,这些文化输出政策缩小了唐朝与东北亚诸政权的文化差异,加强了双方的文化交流,也巩固了唐朝与东北亚诸政权的宗藩关系。这种高超的政治智慧,对今天的现实政治仍有借鉴作用。
作者
姜维东
机构地区
长春师范学院东北亚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9-141,共3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唐朝文化
东北亚
高句丽
新罗
百济
文化输出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G129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6
1
《旧唐书》卷189上《儒林·朱子奢传》.
2
《旧唐书》卷199上《东夷·新罗传》.
3
《顺宗实录》卷2.
4
《文苑英华》卷946《秘书少监史馆修撰马君墓志》.
5
《全唐诗》卷638,张乔.《送棋待诏朴球归新罗》.
6
苏颚.《杜阳杂编》.
7
《全唐诗》卷531.许浑.《送友人罢第归东海》.
8
《太平广记》卷228《奕棋·日本王子》.
9
《初刻拍案惊奇》卷之二《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10
《旧唐书》卷199上《新罗传》.
共引文献
3
1
袁鼎生.
石涛刻画与纯道题匾的生态批评[J]
.中国文化研究,2010(1):124-128.
被引量:2
2
兰翠.
论唐代诗人的东方海域体验——以唐人咏新罗诗作为考察对象[J]
.东岳论丛,2015,36(9):102-107.
3
姜维东,武宏丽.
《皇华集》的作者与版本问题[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3):58-63.
同被引文献
10
1
郑志林.
宋代的文化政策与体育文明[J]
.体育文化导刊,1991(6):16-18.
被引量:1
2
周西宽.
中日古代体育交流谈[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79,5(1):3-8.
被引量:2
3
宋成有.东北亚史研究导论[M]{H}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20-21.
4
信夫清三郎.日本政治史[M]{H}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6-8.
5
依田熹家.简明日本通史(中译本)[M]{H}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6.
6
杨向东.中国体育通史[M]{H}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99.
7
向武云.
元代体育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5):93-95.
被引量:6
8
朱照南.
古代东北亚移民及其现实意义[J]
.法制与经济,2009,18(12):135-136.
被引量:1
9
罗时铭.
试论秦汉时期中国体育的对外交往[J]
.体育科学,2009,29(10):28-31.
被引量:6
10
曾玉华,许万林,姚如好.
中日韩对西方近代体育的接受及其发展特点[J]
.体育文化导刊,2010(5):142-14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刘永.
秦汉以降基于东北亚地缘秩序的体育文化传播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6):32-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征.
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据、内涵与任务[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1):1-6.
被引量:8
2
周艳阳,晁铭鑫.
地域体育文化与地缘政治关系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0(4X):68-69.
1
郎咸平.
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09(10):11-12.
2
小鱼.
鉴真东渡[J]
.初中生学习(低),2014(6):19-19.
3
杨奎.
跨越时空的共鸣——当代美国和中国唐朝文化的几点共性[J]
.南昌高专学报,2008,23(1):98-100.
4
刘为.
朝鲜赴清朝使团的文化交流活动[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11(3):74-82.
被引量:4
5
贾建梅.
唐朝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J]
.黑龙江史志,2005(1):62-63.
6
李英顺.
试述唐朝与新罗文化的交流及影响[J]
.东疆学刊,2005,22(2):8-16.
被引量:8
7
李小俞.
浅谈日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36(4):81-84.
被引量:1
8
马凌霄,王彦智.
古代中韩文化交流的脉络与特点[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2):7-10.
被引量:4
9
雷恩海,苏利国.
论唐朝文化共同体建设——以萧颖士“化理”思想为中心的考察[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1):36-42.
被引量:12
10
戴长征.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J]
.新视野,2002(2):69-71.
被引量:8
社会科学战线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