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社会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人的和谐,人是类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所以,和谐社会也就有类的和谐、群体的和谐、个体的和谐这样三个层次。类的和谐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作为整体的内部和谐;群体的和谐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以及国家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和谐;个体的和谐则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内部的身心和谐。
作者
易小明
周忠华
机构地区
吉首大学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4-238,共5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类的和谐
群体和谐
个体和谐
和谐社会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61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3
保罗·库尔茨.《21世纪的人道主义》.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共引文献
1361
1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2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3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4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5
刘日明.
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人文杂志,2004(4):38-44.
被引量:1
6
马长山.
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35-42.
被引量:22
7
张琼.
《动物园的故事》中的异化与否定[J]
.当代外国文学,2004,25(3):124-129.
被引量:8
8
谭培文.
利益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疑难的戈尔迪之结[J]
.南京社会科学,2004(8):10-16.
被引量:3
9
李遇春.
告别与寻找——关于张一弓小说的话语转变[J]
.文学评论,2004(4):47-53.
被引量:1
10
张志伟.
需要的意蕴与表征[J]
.江汉论坛,2004(8):18-2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0
1
许彩国.
公平与效率问题探析[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21-25.
被引量:1
2
黄蕴兰.
学会审美生存是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76-77.
被引量:2
3
马戎.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122-133.
被引量:374
4
周桂君.
“虚静”理论视域下的“消极能力”说——中国古代哲学理念与济慈诗论比较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97-103.
被引量:4
5
刘明翰.
欧洲文艺复兴的“以人为本”与各国特点[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1):109-114.
被引量:6
6
李志檀,何炎炎.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1):152-154.
被引量:2
7
杨华.
论人的和谐发展[J]
.浙江社会科学,2006(4):10-15.
被引量:4
8
张传开,余在海.
异化与存在——也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J]
.哲学研究,2006(7):20-23.
被引量:6
9
许建良.
《管子》“教训成俗”的道德教化论[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4):28-34.
被引量:4
10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9.
引证文献
7
1
王秀艳.
大学生个体身心和谐的当代视角[J]
.消费导刊,2008,0(14):249-250.
2
周桂君.
人文理性与和谐构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6(1):17-23.
被引量:1
3
郭丽.
论《管子》的社会和谐思想[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20-23.
被引量:1
4
张诚.
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公平与效率”统一机制[J]
.传承,2007(8):49-50.
被引量:1
5
彭东琳,王群.
差异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1,33(3):35-37.
6
周忠华.
论民族关系的文化调适[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3):209-211.
7
刘国新.
和谐人:人的二重属性的差异协同[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5-2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朱德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效率与公平”关系[J]
.传承,2008(18):36-37.
2
张若洋.
命运的抗争与妥协——J.M.库切小说《耻》中个体与群体冲突的两种情形探析[J]
.北方文学(中),2013(1):80-81.
3
罗卫东,李续双.
《管子》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历史贡献及现实意义[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6):99-103.
1
史小林.
突出“三和”新思路 积聚自身建设正能量[J]
.先锋队,2014(1):26-27.
2
王玉芬.
加强诚信建设,实现人与人的和谐[J]
.科技风,2010(6):27-27.
3
张晓军.
发展农村文化构建和谐农村[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0(8):312-312.
4
李琪.
依法执政是和谐社会构建保证[J]
.发展导刊,2005(1):40-40.
5
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
庆祝——搭建群体和谐与激情[J]
.销售与管理,2010(10):96-98.
6
庄和美.
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个体的和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6):80-82.
7
邱秀华,杨雪.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4):48-50.
8
杨朝,杨威.
国际刑事司法理念与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6(2):42-48.
被引量:1
9
红霞.
构建和谐从自我做起[J]
.中国监察,2007(23):62-62.
10
青连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谐的社会主义[J]
.中国政协,2006(9):30-31.
社会科学战线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