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语规范化50年——谨以此文纪念《语文研究》出刊100期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大致回顾了50年来汉语规范化的重大决定与基本措施。50年汉语规范化的重要启迪在于搞好汉语规范化必须把握好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认清方言的本质属性:方言是地区性的交际工具,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在科学规范观指导下的汉语规范化。
作者
侯精一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汉语规范化
地域文化载体
科学的规范观
分类号
H10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12
1
曹志耘.
汉语方言:一体化还是多样性?[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1):1-6.
被引量:44
2
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音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999.
3
河北北京师院等.河北方言概况[M].河北人民出版社,1961.
4
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编.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M].1962.
5
罗昕如.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S].2000.
7
沈家煊.
词典编纂“规范观”的更新[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3):73-78.
被引量:20
8
王均.[A]..王均语言学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2004..
9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秘书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10
邢福义.
处理好词典编纂中结论与事实的关系[J]
.语言文字应用,2006(1):5-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曹志耘.
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8-12.
被引量:107
2
于根元,施春宏.
主体化和多样化相结合[J]
.语文建设,1998,0(6):28-30.
被引量:11
3
许嘉璐.
开拓语言文字工作新局面,为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服务———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97年12月23日)[J]
.语文建设,1998,0(2):4-11.
被引量:35
4
钱乃荣.
论语言的多样性和“规范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2):1-13.
被引量:50
5
曹志耘.
论方言岛的形成和消亡——以吴徽语区为例[J]
.语言研究,2005,25(4):28-35.
被引量:30
6
David Crystal ed. 1997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Henri B6joint 1994 Modern Lexicography : An In 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Albert C. Baugh and Thomas Cable 1993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4th edition, Routledge.
共引文献
70
1
徐晓晖.
言语社区视角下的通语化过程——以包头昆都仑区言语社区为例[J]
.中国语言战略,2019(2):78-90.
被引量:1
2
杨丽娜.
东北方言发展展望[J]
.作家,2012(24):165-166.
被引量:1
3
匡荣婷.
谈影视作品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J]
.电影文学,2008(16):12-12.
被引量:2
4
李宁.
论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性[J]
.文学教育(中),2010(2):117-117.
5
郑金勇.
现代汉语新词语发展状况分析——《现代汉语词典》新、旧版抽样调查[J]
.沧桑,2007,0(3):108-110.
6
娜么塔,胡书津.
语言生态与双语教育[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381-384.
被引量:16
7
顾明亮,沈兆勇.
基于语音配列的汉语方言自动辨识[J]
.中文信息学报,2006,20(5):77-82.
被引量:19
8
罗昕如.
湘语中的“V人”类自感词[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35(5):105-107.
被引量:13
9
沈兆勇,顾明亮,杨亦鸣.
基于GMM符号化和置信判别的汉语方言自动辨识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06,33(11):210-211.
被引量:3
10
薄守生,邓春琴.
语言多样性与汉语词典编纂[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6):36-4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6
1
郭熙.
论"华语"[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2):56-65.
被引量:68
2
杨晖.
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文化渗透[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3):61-63.
被引量:1
3
戴昭铭.
全球汉语时代的文化问题和规范问题[J]
.南开语言学刊,2007(1):118-130.
被引量:8
4
许其潮.
从语言经济学角度看我国的外语教育[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8):35-38.
被引量:72
5
许其潮.
语言与经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7):5-8.
被引量:48
6
李良荣,林琳.
浅谈新闻规律[J]
.新闻大学,1997(4):16-18.
被引量:11
7
E.Haugen,林书武.
语言学与语言规划[J]
.当代语言学,1984(3):41-53.
被引量:30
8
储泽祥.
论语法规范的弹性[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25(4):110-113.
被引量:6
9
邱质朴.
试论语言资源的开发——兼论汉语面向世界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3):111-123.
被引量:54
10
徐玮斌.
教育成本收益分析:实证方法探讨[J]
.教育与经济,1995,11(3):27-3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7
1
刘光婷.
论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J]
.梧州学院学报,2010,20(5):63-66.
被引量:1
2
刘光婷,程丽丽.
加强北京高校语言建设,引领首善之区文化发展——北京高校语言规范现状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13(3):17-23.
被引量:1
3
李泉.
国际汉语教学的语言文字标准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5):1-11.
被引量:23
4
李英姿.
和谐语言生活视角下的语言规范观[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3):20-25.
被引量:2
5
赵中原.
现代汉语规范化研究[J]
.青春岁月,2011,0(14):102-102.
被引量:1
6
薄守生.
语言规划的经济学分析[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08(2):58-81.
被引量:10
7
邹晓玲.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标题词汇的变迁[J]
.东南传播,2019,0(8):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高雪松,康铭浩.
国外语言政策研究的问题和路径[J]
.语言文字应用,2021(1):16-27.
被引量:9
2
李泉.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四十年——成就与趋势,问题与顶层设计[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8,0(4):3-17.
被引量:20
3
祁毓.
公共产品视角的语言供给经济学分析——以教育部调整汉字写法为例[J]
.西部论坛,2011,21(1):58-65.
被引量:6
4
石茜英,沈骑.
语言经济学:外语教育规划的新视角[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12(5):50-57.
被引量:3
5
武洪彦.
高职生言语交际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
.河池学院学报,2015,35(1):62-67.
6
王艳.
从语言经济学的视角看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3):90-97.
被引量:10
7
石继芹.
分析中国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新构架[J]
.科教文汇,2016(35):162-163.
8
李宇明,施春宏.
汉语国际教育“当地化”的若干思考[J]
.中国语文,2017(2):245-252.
被引量:65
9
李泉,柳茜.
留学生第二课堂:地方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学习——基于常态汉语环境的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3):40-50.
被引量:18
10
柳茜,李泉.
方言接触对留学生汉语学习影响实证研究——基于兰州高校的调查[J]
.语言文字应用,2017(3):115-124.
被引量:4
1
魏惠强,赵丹.
试论通识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5(7):112-113.
被引量:2
2
张伯江.
北京方言浅说[J]
.文史知识,2007(8):33-37.
被引量:1
3
唐小玲.
试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异[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5):191-191.
被引量:3
4
郭珑.
王念孙《广雅疏证》叠音词释义术语研究[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42-45.
被引量:1
5
王衍婷.
东北方言在东北民间艺术中的魅力体现[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3):38-41.
被引量:2
6
高磊亚.
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究英语教学[J]
.科教导刊,2012(35):188-189.
被引量:2
7
秦崇海.
商丘方音辩正举要[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42-44.
8
房国铮.
日语方言用语粗考[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0-61.
被引量:1
9
雷芳.
提高“三级通过率”的基本措施[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2):57-58.
10
李璐,刘秀玲,郭小璐.
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95-96.
语文研究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