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年第4期1-1,共1页
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同被引文献8
-
1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续)[J].青年研究,2001(9):10-18. 被引量:43
-
2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2):1-7. 被引量:59
-
3申继亮,王兴华.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J].中国妇运,2007(6):27-29. 被引量:20
-
4高雪松 本报记者 李松 见习记者 范玲莉.关注“外来人员第二代”犯罪[N]法制日报,2006(002).
-
5尹书强,马润生.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对策[J].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8(1):16-18. 被引量:16
-
6吴鹏森.“第二代农民工犯罪”:概念辨析与解释模型[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8,20(4):98-102. 被引量:19
-
7郝铁川.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J].中国社会科学,2002(5):112-124. 被引量:142
-
8邹泓,屈智勇,张秋凌.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1):1-7. 被引量:52
-
1谭京生,赵德云,宋莹.关于“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问题的调研及建议——对北京市100名“外来人口第二代”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3):14-19. 被引量:1
-
2郭理蓉.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问题研究[J].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10,0(1):21-25.
-
3陈毅.把握一个度[J].半月谈,2015,0(22):77-77.
-
4张梅.中美行政生态环境比较[J].经营管理者,2016(24).
-
5韩素莲.为布什策划的女人[J].公共关系,2001(4):7-8.
-
6细雨.心连心工作室[J].新青年(珍情),2002,0(9):44-45.
-
7刘云山:向不良习惯说不 向突出问题叫板[J].党课,2014(9):5-6.
-
8师言.注意青少年犯罪前的“信号”[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6):57-57.
-
9刘未鸣,王景义.根除惯性[J].党建文汇(下半月),2003(06s):28-28.
-
10田晓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快乐[J].城市管理,2011(3):5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