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2,共2页
ARCHIVES
同被引文献46
-
1房成祥,徐波.陕甘边红军、陕北红军、陕甘红军名称辨析[J].求索,1986(2):102-102. 被引量:2
-
2潘富盈.试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2(1):83-89. 被引量:5
-
3张化民,拓宏伟.“陕北肃反”起因再研究[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4):67-85. 被引量:2
-
4朴尚洙.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在陕甘宁边区与哥老会关系论析[J].近代史研究,2005(6):134-162. 被引量:8
-
5吴晓军,董汉河.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综述(上)[J].甘肃社会科学,2006(3):106-114. 被引量:16
-
6黄会奇.陕甘边红二十六军的成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1):76-78. 被引量:3
-
7郑子文.南梁革命根据地创建纪实[J].社会科学(甘肃),1985(1):67-75. 被引量:3
-
8李忠全 胡新民.《陕甘革命根据地研究综述》[J].党史通讯,1986,.
-
9《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
10梁严冰,任学岭.陕甘边、陕北红军的创建[J].榆林学院学报,2007,17(5):17-21. 被引量:2
-
1林延清,李艳丽.嘉靖皇帝与御倭战争[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2):100-105.
-
2汤毓贤.聚焦漳台太平天国史迹的保护利用——纪念太平天国起义160周年[J].闽台文化交流,2011(3):72-79.
-
3曾令兵.走进喀什[J].老人世界,2011(2):40-41.
-
4俞风流.康熙慧眼识施琅[J].文史天地,2004(2):31-34.
-
5张中俞.中央红军转兵湘黔边始末[J].文史天地,2012(10):63-68.
-
6程美东.项英故意拖延了新四军北移时间吗?[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2):103-107. 被引量:1
-
7纳兰秋.建文帝的可恨之处[J].各界,2009(9):56-59.
-
8彭春燕.论“分而治之”政策对缅甸前政府时期民族矛盾的影响[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S2):235-236.
-
9郑山玉.简论华侨在新四军中的地位与作用[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6(2):21-26. 被引量:5
-
10岩实.领导者要勇于改正决断中的失误[J].信息导刊,2005(12):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