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与物的颠倒——货币拜物教的价值学分析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货币拜物教作为产生于商品时代本身的一种思维倾向和价值原则,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之中。在经济上,它根源于分工的自发性、商品交换的强制性与交往关系的物化。从价值上分析,作为交换关系的一种独立表达,货币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作为一种衡量尺度,其质的规定性就在于它的量;随着自身物质性与功能性的逐渐分化,货币呈示为一种纯粹的价值符号;在商品经济的狂潮中,货币必然会从手段转化为目的。货币对生活世界的普遍扩张,货币的普遍通约化造成了对人的个性的抹杀,使人成为单纯追求经济价值的单面人,造成了人格的畸形。
出处 《山东经济》 2006年第4期13-17,22,共6页 Shandong Econom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64、78、136、53、65、51.
  • 2[德]西美尔.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M].华夏出版社,2002.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P368.
  • 4[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北京:中央编译局,2002,P35-36.
  • 5[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P91,P166,P111.

共引文献100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