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兰州地区洪涝灾害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极大的影响,本文着重就兰州地区洪涝灾害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以期对洪涝灾害天气进行准确预报,从而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作者
张炜
王学良
机构地区
兰州园艺学校
兰州市气象局
出处
《甘肃科技》
2006年第7期72-72,11,共2页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降水量
降水强度
冷涡
辐合
分类号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4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7
参考文献
2
1
何金海,刘芸芸,常越.
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及其水汽输送和环流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2005,23(1):10-16.
被引量:84
2
吴红,邵亮,陆登荣.
兰州市区地质灾害与暴雨强度[J]
.干旱气象,2005,23(1):63-67.
被引量:32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李栋梁,彭素琴.
中国西部降水资源的稳定性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1992,3(4):451-458.
被引量:31
2
崔玉琴.
西北内陆上空水汽输送及其源地[J]
.水利学报,1994,26(9):79-87.
被引量:42
3
谭炳炎,段爱英.
山区铁路沿线暴雨泥石流预报的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1995,4(2):43-52.
被引量:65
4
吴统文,钱正安.
夏季西北干旱区干、湿年环流及高原动力影响差异的对比分析[J]
.高原气象,1996,15(4):387-396.
被引量:42
5
徐淑英.我国的水汽输送和水分平衡[J].气象学报,1958,28:33-43.
6
徐国昌 董安祥.我国西部降水量的准三年周期[J].高原气象,1982,1(2):11-17.
7
叶笃正,高由禧.青藏高原气象学[J].高原气象,1982,1(2):11-17.
8
周永康.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J].中国三峡建设,1999,45(6):42.
9
李栋梁,谢金南,王文.
中国西北夏季降水特征及其异常研究[J]
.大气科学,1997,21(3):331-340.
被引量:221
10
白肇烨 徐国昌.中国西北天气[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202-254.
共引文献
114
1
罗贵东,于竹娟,张驹.
基于概率分布的达州市地质灾害发生频次与降水量级的关系[J]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0(6):697-703.
被引量:4
2
梁润娥,余志山,王延江,宋晓玲.
兰州市滑坡灾害预警模型研究[J]
.人民长江,2012,43(S1):38-40.
被引量:1
3
白冰,薛万孝,徐巍,张赓.
近52a兰州气候变化特征[J]
.资源环境与发展,2013(2):37-41.
被引量:1
4
周长艳,李跃清,彭俊.
九寨沟、黄龙风景区的降水特征及其变化[J]
.资源科学,2006,28(1):113-119.
被引量:9
5
王宝鉴,黄玉霞,陶健红,李栋梁,王鹏祥.
西北地区大气水汽的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变化[J]
.冰川冻土,2006,28(1):15-21.
被引量:61
6
刘世祥,王遂缠,刘碧,黄玉霞,王有生,蒲肃.
兰州市空中水汽含量和水汽通量变化研究[J]
.干旱气象,2006,24(1):18-22.
被引量:16
7
张天锋,王位泰,王锡稳,邱宁刚,赵建厚.
庆阳市地质灾害状况及气象预报探讨[J]
.干旱气象,2006,24(2):55-59.
被引量:4
8
李国昌,刘世祥,张存杰,祖永安,蒲肃,王有生.
祁连山东北侧夏季零度气温层高度变化研究[J]
.干旱气象,2006,24(3):31-34.
被引量:14
9
张小明,魏锋,陆燕.
祁连山近45a年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J]
.干旱气象,2006,24(3):35-41.
被引量:24
10
朱玮,刘芸芸,何金海.
我国江淮地区平均场水汽输送与扰动场水汽输送的不同特征[J]
.气象科学,2007,27(2):155-161.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45
1
周丽峰,詹维泰.
西安地区暴雨气候分析[J]
.陕西气象,1998(3):10-11.
被引量:2
2
刘德祥,白虎志,董安祥.
中国西北地区冰雹的气候特征及异常研究[J]
.高原气象,2004,23(6):795-803.
被引量:90
3
吴红,邵亮,陆登荣.
兰州市区地质灾害与暴雨强度[J]
.干旱气象,2005,23(1):63-67.
被引量:32
4
王绍武,叶瑾琳.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J]
.大气科学,1995,19(5):545-553.
被引量:258
5
赵庆云,张武,王式功,刘新伟.
西北地区东部干旱半干旱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J]
.中国沙漠,2005,25(6):904-909.
被引量:142
6
刘引鸽,韩景卫.
宝鸡渭北冰雹地理分布及减灾对策[J]
.灾害学,2006,21(2):46-49.
被引量:12
7
沈永平.
IPCC WGI第四次评估报告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要点[J]
.冰川冻土,2007,29(1):156-156.
被引量:37
8
李建芳,庞翻,李建军,李涛.
宝鸡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J]
.陕西气象,2007(3):30-32.
被引量:3
9
Jones P D,Wigley T M L,Wright P B.Global temperaturevariations between 1861 and 1984[J].Nature,1986,322:430-434.
10
Jones P D.Hemispheric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variations:Recent trends and an update to 1987[J].Journal of Climate,1988,1:654-660.
引证文献
4
1
郭慧,黄涛,邓茂芝,沈永平,孙兰东,黄进,林纾,陶健红,把多辉,王小燕.
甘肃天水地区45a来强降水与洪涝灾害特征分析[J]
.冰川冻土,2007,29(5):808-812.
被引量:35
2
赵素敏,何文社,程玉强.
兰州市水安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
.地下水,2014,36(5):124-125.
3
杨尚英,李娟鸽.
丝绸之路沿线旅游气象灾害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2019,31(1):92-97.
被引量:1
4
周智晖,彭合梅,潘虹旭,龙先菊.
丹寨各乡镇洪涝灾害及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低纬山地气象,2023,47(6):77-8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7
1
景博,张成军,陆萍,高国青.
宁夏南部山区近10年气候变化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4):139-140.
被引量:9
2
刘长江,杨宗义,马历权,贺宵鹏.
牛背至天水高速公路路域地质环境安全对道路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
.冰川冻土,2008,30(6):1078-1083.
被引量:3
3
赵小娟,延军平.
不同诱灾因子对秦岭南北旱涝灾害影响[J]
.灾害学,2009,24(3):57-60.
被引量:12
4
郭瑞,查小春.
泾河流域1470-1979年旱涝灾害变化规律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3):90-95.
被引量:12
5
陈文,张成军,范小明,杨青.
固原市原州区1951年~2008年降水与气温变化分析[J]
.甘肃农业,2009(9):26-28.
被引量:4
6
李明华,张子凡,郭琳晶,杨柳.
近43a惠州市强降水和洪涝的气候特征分析[J]
.暴雨灾害,2010,29(4):381-385.
被引量:9
7
凌红波,徐海量,张青青,史薇.
1956—2007年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J]
.冰川冻土,2011,33(1):64-71.
被引量:39
8
姚小英,蒲金涌,田广旭,尤志刚,朱恩超.
宝天高速公路西段大(暴)雨引发泥石流危险程度评价[J]
.冰川冻土,2010,32(6):1270-1275.
被引量:2
9
景博,苏发奋,陆萍,高国青,徐宇东.
气候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主要农作物的影响和应对对策[J]
.甘肃农业,2011(8):39-40.
被引量:5
10
许云锋,左其亭.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5):80-84.
被引量:6
1
石明生,宁海文,党红梅,周义兵,李定安.
一次特大洪灾气象成因分析[J]
.陕西气象,2001(5):10-13.
2
曲晓波,张涛,刘鑫华,周庆亮,张小雯.
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气象成因分析[J]
.气象,2010,36(10):102-105.
被引量:75
3
王庆斋,马晓.
1997-08黄河洪水气象成因分析[J]
.河南气象,1999(2):10-11.
被引量:1
4
王敏,孙树峻.
甘孜州“7.23”特大泥石流灾害气象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研究[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29(4):77-80.
被引量:8
5
温丽叶,刘萍,赵蕾,金丽娜.
黄河“96·8”洪水气象成因分析[J]
.人民黄河,1997,19(5):27-29.
6
郁淑华.
四川盆地泥石流、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气象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2003,22(B10):83-89.
被引量:51
7
张小玲,陶诗言,卫捷.
20世纪长江流域3次全流域灾害性洪水事件的气象成因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11(6):669-682.
被引量:27
8
陶云,唐川,朱勇.
昆明“6.24”城市洪涝气象成因分析[J]
.灾害学,2007,22(1):60-64.
9
罗静,叶金印,邱旭敏,刘静.
淮河上游一次暴雨洪水过程的气象成因分析[J]
.人民长江,2013,44(S2):39-42.
被引量:2
10
陆帼英.
“99”新疆特大混合型洪水的气象成因分析[J]
.新疆气象,2000,23(1):1-3.
被引量:6
甘肃科技
200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