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影响天禾油2号杂交油菜制种纯度技术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影响天禾油2号杂交油菜制种纯度的主要因素是播期、除杂时间、父母本行比、开花期的气温。三系杂交油菜不育系在低温条件下开花存在着微量花粉,出现自花授粉结实现象。该组合在巢湖地区制种可采取适当推迟播种期、严格父母本行比、强父栽培、打顶调花、蕾薹期除杂等措施,达到提高种子纯度的目的。
作者
夏维陆
机构地区
安徽省巢湖市种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003-3003,3005,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杂交油菜制种
种子纯度
主要因素
开花期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李冬肖,王钊.
F_1不育株率对油菜杂交种产量的影响[J]
.中国油料,1996,18(2):9-10.
被引量:15
2
胡正元,李宇峰,赵辉.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消长动态研究初报[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08-2009.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柯桂兰,张鲁刚.
大白菜异源胞质雄性不育恢保关系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1993,2(1):15-20.
被引量:20
2
李保庆.
甘蓝型油菜雄性质不育系微量花粉研究初报[J]
.中国油料,1995,17(3):7-9.
被引量:15
3
李殿荣,杂交油菜秦油2号论文集,1993年
4
傅廷栋.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
5
刘后利.油菜的遗传与育种[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
刘后利.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16
1
张新,李殿荣.
油菜种子纯度室内同工酶检验与田间种植检验的比较[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9):6-8.
被引量:4
2
蒙大庆,袁代斌,张跃非,郭子荣,胥岚,李芝凡,蒲定福,汤天泽,贺启川,陈军.
Reproduction of the Three-lin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 Parent Mian 7MB-1 (Brasscia Napus L.) and Seed Production of F1 Based on Somatic Tissue Cultur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10(1):22-25.
被引量:2
3
李浩杰,汤天泽,袁代斌,蒙大庆,蒲晓斌,张锦芳,蒋梁材.
Molecular Markers and Agronomic Traits of a New Kind of Genic Male Sterile Material Mian 7AB-4-2 in Brassica napus L.[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10(1):60-63.
被引量:1
4
莫鉴国,余勤,李万渠,彭云强.
甘蓝型杂交油菜不育株产量效应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5):1253-1256.
5
高世海.
影响杂交油菜制种纯度技术因素[J]
.湖北农业科学,1998,37(6):29-30.
被引量:5
6
莫鉴国,李万渠,彭云强,余勤.
甘蓝型油菜无蜡粉种质材料的改良以及在杂优育种上的应用[J]
.种子,1999,18(5):18-20.
被引量:6
7
刘引祥,李冬肖,田越.
化学杀雄剂WP1对秦优10号不育系微粉的控制效果[J]
.中国种业,2011(10):58-59.
被引量:1
8
刘引祥,李冬肖.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系微粉的发生与控制[J]
.农业科技通讯,2013(2):86-88.
9
褚旭东,刘定友.
杂交油菜F_1代不育株与正常株产量性状差异比较[J]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7(3):8-9.
被引量:1
10
浦惠明,傅寿仲,戚存扣,张洁夫,伍贻美,高建芹,陈新军.
花叶性状的遗传及其在杂交油菜育种中的应用[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1,23(3):60-62.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2
1
陶侠林.
杂交油菜新组合皖油27号制种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88-2688.
被引量:1
2
吴平.
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海制种技术[J]
.中国种业,2008(1):57-5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吴平,周贱根,张迁西,易文伟.
双低杂交油菜青海东部制种技术操作规程[J]
.农技服务,2008,25(10):36-36.
1
张平杰.
峄城区2008年小麦生产气象与技术因素分析[J]
.农技服务,2008,25(12):12-13.
2
陈建国,贺庆瑞,杨高群,杨洪,杨学芬,解明洲,郑学玉.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单季中稻高产的技术因素分析[J]
.云南农业科技,1997(1):7-11.
3
陈钊铭,陈朝阳,杨董,崔建昌,黄兴祥.
影响茂名秋冬种北运菜生产的物质、技术因素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07,34(1):20-22.
被引量:5
4
丁祖芬.
丘陵岗地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途径[J]
.安徽农学通报,2000,6(1):58-59.
5
刘世林.
关于我国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种子北制南用的探讨[J]
.种子世界,2002(10):13-15.
被引量:4
6
胡虹文.
播期对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微粉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1998(9):12-13.
被引量:4
7
高世海.
影响杂交油菜制种纯度技术因素[J]
.湖北农业科学,1998,37(6):29-30.
被引量:5
8
李大雄,饶勇,肖华贵.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选育研究及配合力分析[J]
.种子,2000,19(4):37-40.
被引量:3
9
胡杰.
几个油菜新品种[J]
.农村百事通,2015(17):32-32.
10
义东.
丰油730[J]
.湖南农业,2008(8):7-7.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