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日民间对立情绪增长原因探析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日民间对立情绪的增长,与战争创伤、地理毗邻、文化冲突诸因素的相关程度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相关程度高,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实力日益增强的相关程度最高。中日民间对立情绪的增长有可能成为相互达成理性共识的开端,从而具有中日国民互动和中日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标识性意义。
作者 李文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14,共10页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Pacific Studies
基金 福特基金的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6

  • 1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译林出版社,2002..
  • 2冯昭奎.《把脉中日关系"政冷"困局》,中国网2005年3月26日.
  • 3[日本]《朝日新闻》2005年6月22日.
  • 4[美国]迈克尔·H·阿马科斯特.《朋友还是对手——前美驻日大使说日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 5[美国]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41页.
  • 6[美国]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54页.
  • 7[日本]竹内实.《日中关系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第373~381页、第426页.
  • 8[日本]中村雄二郎.《日本文化的罪与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 9[日本]平川祜弘.《中国青年精英对毛泽东的偏离》[J].文艺春秋,2001,:206-297.
  • 10杜浩.《冷战后中日安全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第127~128页,第263页.

二级参考文献17

  • 1李文.中国的稳定发展与中日关系[J].当代亚太,2005(7):17-23. 被引量:3
  • 2塞缪尔·亨廷顿 周琪 刘绯 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1998.p172.
  • 3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译林出版社,2002..
  • 4《民间反日源何情绪高涨记者眼中的中国民族主义》,人民网,2004年1月8日.
  • 5“Japan and China Need New Framework”,Japan Times,Sep.30,2002.
  • 6迈克尔·H·阿马科斯特.《朋友还是对手-前美驻日大使说日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 7李寒梅.《日本的政治外交转型对中日关系的影响》,载林振江,梁云祥主编.《全球化与中国、日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页.
  • 8[日本]《朝日新闻》,1996年12月28日.
  • 9[日本]《外交论坛》,2001年2月号,都市出版社,第28~36页.
  • 10宋成有.《东北亚国际格局:中韩日三国三足鼎立论》,载北京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编.《亚太研究论丛》,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共引文献11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