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恋父到自恋——解读《我和爸爸》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被引量:
1
From Electra to Narcissus: A Reading of Father and I and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这两部影片,在人性的探索上深入到潜意识的领域,影像化地表达了女性从恋父到自恋的心理路程,以及由于恋父情结受到挫折而导致的自我掩饰和自我迷恋。同时,这两部影片的视点以及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其的反响,也反映出某些意识形态与影片所反映的女性意识的深层认同。
作者
喻群芳
机构地区
暨南大学中文系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145,共5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基金
全国艺术学科"十五"规划2005年度课题(批准号05BA010)<中国当代视听文本的文艺文化研究>之成果。
关键词
恋父
伤痕
自恋
女性
意识形态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
1
卢翩翩.
《杜拉拉升职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3):146-14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周淑雅.
关于徐静蕾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J]
.戏剧之家,2015(15):149-150.
1
柯小君.
徐静蕾镜语下的“潜意识”——浅析影片《我和爸爸》中的“恋父情结”[J]
.四川戏剧,2007(1):83-83.
2
穆冉.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J]
.南方人物周刊,2014(6):86-87.
3
辛克清,董桂武.
原始集体无意识的现代显现——论动画片中的恋母恋父情结[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24(2):91-95.
4
邓自慧.
色彩象征与恋父喻指——浅谈徐静蕾电影作品的美学特征[J]
.电影文学,2005(7):15-16.
5
独孤寻欢.
《我和爸爸》[J]
.万家科学,2004(1):129-129.
6
江月.
徐静蕾:将导演进行到底[J]
.电影,2004(8):42-45.
7
杨舒贻.
李安的“父性”影像[J]
.戏剧之家,2016(2):118-119.
8
吴恒颐.
潘多拉的魔盒打开——影片《红河》的人性解读[J]
.电影评介,2009(16):38-38.
9
宣宁.
被挫败的女性——对“新好莱坞”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质询[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2(1):120-124.
10
董环.
徐静蕾:智慧女人优雅绽放[J]
.女人世界,2007(3):14-17.
当代电影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