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类困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罗马俱乐部思想和社会研究方法述评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从最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松散型国际未来学研究团体.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一家誉满全球的常设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机构.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以其建设性的思想和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公众和各国政府对长期困扰人类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人类困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刺激了西方社会对传统工业文明及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引领西方世界总体步入了后现代社会,
作者 张居永
出处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6年第6期12-14,11,共4页 Future and Developmen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意]奥雷利奥·佩西著.人类的素质[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83.
  • 2[意]奥尔利欧·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的一百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92.
  • 3[美]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Meadows)等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7.
  • 4David Reid.Sustainable Development[M].Earthscan Publications Limited,1995:33.
  • 5孙小礼.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的相互借鉴和结合[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1):76-80. 被引量:16
  • 6罗马俱乐部网页:http://www.clubofrome.org/archive/reports.php
  • 7邵鹏.汤因比晚年对全球性问题的思考[J].中州学刊,2002(4):123-127. 被引量:2
  • 8高健.罗马俱乐蝇子决断力[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封面.
  • 9喻国明.中国需要自己的"罗马俱乐部"[J].绿叶,2004(1):2-2. 被引量:2
  • 10朱利安·林肯·西蒙著 黄江南译.没有极限的增长[M].成功: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5,223.

二级参考文献9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2陈平 孙小礼 李慎.经济活动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复杂行为[A].孙小礼,李慎.方法的比较—研究自然与研究社会[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 3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424、426页.
  • 4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页.
  • 5JD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科学出版社,1959.7.
  • 6汤因比:《历史研究》(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71页。
  • 7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64、34页。
  • 8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1、46、237、188、305、291、157、92页。
  • 9山本新主编《汤因比论中国传统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5页。

共引文献19

同被引文献36

  • 1张晔.“苏州模式”的反思及区域发展道路的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5,17(5):35-41. 被引量:28
  • 2马丽平.第三只眼看苏州模式[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5):66-70. 被引量:2
  • 3符国基.海南省外来旅游者生态足迹测评[J].资源科学,2006,28(5):145-151. 被引量:47
  • 4谭隽.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主要心理症候[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1):34-35. 被引量:1
  • 5WCED.Our Common Futur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43
  • 6里夫.河津以沉重代价夺“首富”[N].市场报,2004-6-22(3)
  • 7Eniko Artim,Ellen Baltzar,Joanna Fiedler,et al.Investing in the Environment As a Way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How Environmental Projects Contribute to Achie-ving Lisbon Agenda Goals.Working Document [R].Szenten-dre: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enter for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2008.
  • 8REESW E.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992,4(2):121-130.
  • 9Hunter C.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J].Environment,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2002,4(1):7-20.
  • 10Wackernagel M,Rees W.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the Impact on the New Earth.Society Publishers,1996:63-8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