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2006年第52期35-48,共14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4
-
1马明媛.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选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35-40. 被引量:23
-
2丁易.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规划概述[J].煤炭工程,2007,39(2):12-14. 被引量:6
-
3[2]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
-
4[4]"生态灾难"困扰我国煤炭开发[N].中国矿业报.2006-10-12.
-
5孔庆军,许道德.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网状链,促进矿区循环经济的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7):42-44. 被引量:2
-
6李文彦.21世纪前期我国能源战略的若干问题[J].经济地理,2000,20(1):7-12. 被引量:32
-
7吴钢,魏东,周政达,唐明方,付晓.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生态恢复技术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14,34(11):2812-2820. 被引量:58
-
8刘佳骏,史丹,李宇.中国主要煤炭基地生态环境脆弱度判别与调控对策[J].中国能源,2014,36(7):5-9. 被引量:2
-
9李好管.“十三五”规划关于中国能源、煤炭工业、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上)[J].煤化工,2017,45(3):1-6. 被引量:15
-
10谭秀民,张亮,冯安生,王洪亮,赵恒勤,陈丛林,张生辉.关于大型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的思考[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7,37(4):11-1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25
-
1邱闯.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J].科技风,2011(13):250-250.
-
2蔡汉铭,李平原.水泥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4):47-49. 被引量:2
-
3李永明.经济全球化绐我国煤炭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决策与信息(下旬),2012(7):217-218.
-
4蔡汉铭,李平原,卓曼.淮南矿业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SWOT分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6):7-11. 被引量:3
-
5谭苏来,蔡汉铭,张筱婧.煤矸石活化剂技术的应用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2):6-10.
-
6李宇茜,赵光影.煤炭资源开发对山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以大同煤田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0,45(12):181-184.
-
7柳晓娟,侯华丽,吴尚昆.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我国绿色矿业研究格局探讨[J].经济师,2021(2):17-19. 被引量:4
-
8赵刚,程健维,龚选平,尉瑞,王珏.新型无机缓凝封孔浆液注浆扩散形态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1,41(3):425-433. 被引量:6
-
9胡伯.小保当煤矿矸石充填技术研究及应用[J].煤炭工程,2021,53(8):16-19. 被引量:19
-
10吕情绪,李果,许峰,杨茂林,黄欢.神东矿区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及其灌溉适宜性评价[J].能源与环保,2021,43(12):116-122. 被引量:7
-
1王涛.加强煤炭资源勘查 促进煤炭工业发展[J].江西煤炭科技,1997(4):28-30.
-
2王也琪.苏联油气资源地质—经济评价工作的意义及发展道路[J].国外油气信息,1990(7):1-3.
-
3唐雪景.电力市场中的投标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X):97-97.
-
4陕西煤业IPO审核通过[J].中国煤炭工业,2011(11):13-13.
-
5徐水师.我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煤田地质,2006,18(1):3-5. 被引量:9
-
6山西金惠岭煤业有限公司[J].先锋队,2007(14):70-70.
-
7黄炎梁.GPS全球定位系统与测量应用若干问题综述[J].人民珠江,1994,15(5):19-21. 被引量:1
-
8“十一五”时期河南省煤炭工业发展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突破点[J].中州煤炭,2006(1):5-5.
-
9中国水能资源概况[J].水电站机电技术,2007,30(4):33-33.
-
10刘颖秋.关于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途径的探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88,18(1):26-32.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