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改善焦炭热态性能的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昆钢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采用炉外处理手段改善焦炭热态性能的研究,研发出适合昆钢焦炭特点的添加剂配方及适宜的工艺技术参数,通过工业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焦炭反应性平均降低了2.15个百分点,反应后强度提高3.22个百分点,高炉平均日产量提高33.93%,燃料比降低89.25 kg/t,为改善焦炭热态性能指标开拓了新途径。
作者
杨雪峰
高芸祥
李轶
沈峰满
朱子宗
机构地区
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东北大学
重庆大学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8,共4页
Ironmaking
关键词
高炉
ZBS改性剂
焦炭反应性
反应后强度
分类号
TF526.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2
1
杨杰康.
昆钢炼铁焦炭的热态性能分析[J]
.昆钢科技,1999(1):27-30.
被引量:5
2
朱子宗,沈勇玲,徐红阳,苗铁岭,邢建通,苏白兰,宋绵新,谢华,易勇.
改善安钢焦炭热性能工业性试验研究[J]
.钢铁,2004,39(2):5-7.
被引量:11
3
E. Beppter, et al. Ironmaking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92. 171 -184
4
杨俊和,冯安祖,杜鹤桂.
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J]
.冶金能源,1999,18(2):12-17.
被引量:16
5
杨俊和,冯安祖,杜鹤桂.
矿物质催化指数与焦炭反应性关系[J]
.钢铁,2001,36(6):5-9.
被引量:52
6
Johns, Goscinski, et al. Ironmaking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90. 53- 74
7
M. Sakswa, et al. Fuel,1982(7) :717-720
8
N. Nakamura,et al.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1978(2) :49 -60
9
R. Toshim itsu , et al. Ironmaking Conference Proceedings , 1994.71-75
10
O. Kerkkonen, et al. Ironmaking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96. 275-281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赵明举,谢克昌,凌大琦.
煤中矿物质在煤气化中的作用[J]
.煤炭综合利用译丛,1989(1):23-29.
被引量:11
2
冯安祖.
论高炉喷煤与炼焦技术进步[J]
.钢铁,1995,30(6):5-9.
被引量:3
3
徐秀峰,顾永达,陈诵英.
煤焦气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J]
.煤炭转化,1996,19(2):48-53.
被引量:8
4
赵明举.-[J].煤炭综合利用,1989,(1):23-29.
5
钱湛芬 杨俊和.焦炭质量与高炉冶炼关系研究,鉴定会资料[M].-,1995..
6
殷瑞钰.-[J].钢铁,1997,.
7
谢克昌.-[J].燃料化学学报,1990,18(4):36-42.
8
殷瑞钰.钢铁制造流程的解析和集成.第125次香山科学会议报告摘要汇编[M].-,1999.7.
9
杨俊和.矿物质对高炉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与机制[博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大学,2000..
10
朱子宗 沈勇玲 苗铁岭 等.改善安钢焦炭热性能研究[A]..2003年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北京,2003.657-660.
共引文献
76
1
张竹明,朱子宗,杨雪峰,张昆华,赵先胜.
喷洒焦炭添加剂高炉工业性试验[J]
.钢铁,2005,40(12):10-12.
2
杨雪峰,朱子宗,张竹明,唐启荣,张昆华,赵先胜,高芸祥,李轶.
焦炭喷洒ZBS添加剂在高炉上的应用[J]
.钢铁研究学报,2006,18(2):59-62.
被引量:11
3
王存政,廖洪强,薛立民,程晓光,任中兴.
焦炭钝化技术的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6,34(4):71-73.
被引量:10
4
王炜,薛正良,陈畏林,贾斌,徐智慧,黄贤波.
高炉精料与炼铁成本的关系研究[J]
.中国冶金,2006,16(5):41-43.
被引量:12
5
彭陈辉.
焦炭热性质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
.涟钢科技与管理,2006(3):30-33.
6
谢海深,刘永新,孟军波,吕庆.
焦炭质量预测模型的研究[J]
.煤炭转化,2006,29(3):54-57.
被引量:31
7
朱子宗,戎晨阳,徐红阳.
ZBS改性剂对焦炭微观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7):69-72.
被引量:1
8
史世庄,周尽晖,乔国强,梁尚国,常红兵,刘智平.
对干、湿法熄焦焦炭的催化性能研究[J]
.燃料与化工,2006,37(5):18-21.
被引量:4
9
刘德军,王尤清,于淑娟,张立国,安云沛.
提高焦炭热态性能的钝化处理技术研究[J]
.中国冶金,2006,16(12):27-30.
被引量:11
10
朱子宗,刁岳川,廖东海,王兴海,戎晨阳.
焦炭添加剂对南钢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J]
.钢铁,2006,41(12):22-2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
1
龙晓阳,潘彤.
吸附法改善焦炭热性质的研究[J]
.鞍钢技术,2005(2):15-19.
被引量:2
2
杨雪峰,朱子宗,张竹明,唐启荣,张昆华,赵先胜,高芸祥,李轶.
焦炭喷洒ZBS添加剂在高炉上的应用[J]
.钢铁研究学报,2006,18(2):59-62.
被引量:11
3
王存政,廖洪强,薛立民,程晓光,任中兴.
焦炭钝化技术的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6,34(4):71-73.
被引量:10
4
余水生,游坚,余轶峰,张文祥.
硼酸基钝化剂钝化柳钢焦炭的试验研究[J]
.冶金信息导刊,2006(5):33-36.
被引量:3
5
崔平,张磊,杨敏,康士刚.
硼酸复合制剂对焦炭反应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
.钢铁,2007,42(4):5-7.
被引量:6
6
许晓海.炼焦化工实用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7
WANG Q, MA L , CHEN Q. Semi-empirical Studies on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a Boron Doped Graphene Layer-Implications on the Oxidation Mechanism[J]. Carbon, 1997,35(2) :1517.
8
赵兴军.
喷洒ZBS添加剂改善焦炭热强度[J]
.燃料与化工,2007,38(6):24-24.
被引量:1
9
刘昔跃,徐君,张雅茹,崔文亮.
焦炭的钝化处理研究[J]
.煤炭转化,2008,31(2):44-47.
被引量:9
10
胡兵兵.
在焦炭中喷洒ZBS钝化剂的实践[J]
.能源研究与利用,2008(4):20-2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王留成,郑士朋,王建设,宋成盈,赵建宏.
焦炭劣化抑制剂对焦炭热性能的改善研究[J]
.钢铁,2009,44(5):16-18.
被引量:5
2
张泽志,王留成,王福安.
抑制焦炭劣化技术研究进展[J]
.化学世界,2010,51(7):438-44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泽志,王留成,王福安.
抑制焦炭劣化技术研究进展[J]
.化学世界,2010,51(7):438-442.
被引量:5
2
张泽志,王建设,宋成盈,赵建宏,王留成,王福安.
淀粉改善焦炭热态性能及其机理研究[J]
.煤炭转化,2010,33(4):40-42.
被引量:3
3
张泽志,李龙,王留成,王福安.
新型含硼季铵盐对焦炭热态性能的改善研究[J]
.钢铁,2011,46(12):10-14.
被引量:2
4
郭瑞,汪琦.
焦炭CRI和CSR指标的产生、发展和应用[J]
.炼铁,2012,31(1):45-48.
被引量:19
5
张泽志,王文昌,王留成,王福安.
BP型抑制剂抑制焦炭劣化反应动力学[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3,27(5):805-810.
被引量:2
6
轩勤生.
改善焦炭热态性能的研究进展[J]
.河南化工,2014,31(3):17-21.
被引量:4
7
李艳红,刘洋,赵文波,夏举佩,李国斌.
炼焦新技术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世界,2014,55(7):434-438.
被引量:7
8
轩勤生.
硼硅复合抑制剂对焦炭热态性能的实验研究[J]
.中州煤炭,2014(10):114-116.
9
张启锋,张伟基,曹银平,韩严杰,杨光智.
粒径对焦炭XRD测试影响研究[J]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40(5):27-31.
被引量:2
1
杨雪峰,高芸祥,朱子宗,李轶.
昆钢老焦喷洒ZBS改性剂生产实践[J]
.昆钢科技,2009(1):1-4.
被引量:1
2
马存和.
八钢焦炭热态性能对高炉冶炼的影响[J]
.新疆钢铁,1992(4):1-8.
3
邱全山,彭宗胜,吴宏杰,郑明东.
焦炭热态性能与高炉冶炼的关系[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5,15(1):19-23.
被引量:1
4
曹锋,冯广斌.
长钢8号高炉焦炭热态性能对冶炼的影响及改善措施[J]
.山西冶金,2010,33(3):36-37.
被引量:1
5
赵军,周爱林.
马钢2500m^3高炉重视焦炭热态性能的生产实践[J]
.炼铁,2003,22(B05):33-36.
被引量:1
6
魏志江.
宣钢提高焦炭热态性能的研究与应用[J]
.炼铁技术通讯,2006,0(1):12-13.
7
曹锋,冯广斌.
长钢8号高炉焦炭热态性能对冶炼的影响及改善措施[J]
.炼铁技术通讯,2010,0(2):8-9.
8
钱敏,钟大鹏.
2500m^3高炉炉况失常的分析[J]
.马钢技术,2001(3):30-35.
9
王竹民,吕庆,王磊,张淑会,李福民,王成立.
原燃料冶金性能对邯钢高炉喷煤的影响[J]
.钢铁,2010,45(5):7-10.
被引量:6
10
张兴才,马龙鹏,李华,石光水.
张钢3号高炉增产降耗实践[J]
.炼铁技术通讯,2008,0(7):7-9.
炼铁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