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年第8期4-6,共3页
Chinese Primary Health Care
参考文献5
-
1顾吉林,赵国祥.高邮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5):10-12. 被引量:6
-
2张良吉,李华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多渠道筹资的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2):22-23. 被引量:1
-
3贾康.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模式三点政策建设[EB/OL].http://www.mon.gov.cn,2006-01-12.
-
4穆念河,高登义,靳峰.农村健康保障制度筹资机制构想[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23(7):25-27. 被引量:11
-
5邱泽文,徐良玉,杨克志,陈健,林亿城,陈少贤.深圳市龙岗区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筹措与管理[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7):13-1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6
-
1王成艳,薛兴利.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05,22(1):32-34. 被引量:25
-
2王成艳,薛兴利.刍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机制[J].中国卫生资源,2005,8(4):149-151. 被引量:14
-
3徐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可持续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56-2157. 被引量:7
-
4付梅臣,付薇,梅青,付强.农用地征收价格评估中社会保障价格测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资源与产业,2006,8(3):53-56. 被引量:6
-
5杨国军.市场机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系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6,23(12):11-12. 被引量:3
-
6夏丛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村医药,2007,14(11):58-59. 被引量:2
-
7汤敏,尹爱田,赵国志,李向辉.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促进“新农合”可持续发展[J].卫生软科学,2008,22(1):5-7. 被引量:8
-
8刘英玲,阎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供方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9,28(7):34-35. 被引量:4
-
9包国宪,高选.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研究——以甘肃为例[J].西北人口,2010,31(4):124-128.
-
10李琼.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0,25(7):92-9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83
-
1马广博.基于清晰产权的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6(8):147-148. 被引量:1
-
2邓大松,杨红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8):14-16. 被引量:76
-
3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5):1-18. 被引量:210
-
4杨惠芳,陈才庚.墨西哥和巴西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启示[J].拉丁美洲研究,2004,26(5):50-53. 被引量:23
-
5朱曙升,黄高松,詹元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筹资机制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24(12):24-26. 被引量:7
-
6陈健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制度的设计与改进[J].财经科学,2005(1):124-131. 被引量:88
-
7傅建辉.从集体福利到社会保障——论人民公社与家庭经营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J].广西社会科学,2005(2):167-169. 被引量:9
-
8刘纪荣,王先明.二十世纪前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J].浙江社会科学,2005(2):155-159. 被引量:21
-
9谢圣远.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反思[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4):44-46. 被引量:30
-
10柳国发.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筹资机制[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3):23-27.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9
-
1李跃平,黄子杰,郑富豪.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模式的分析与建议[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5. 被引量:8
-
2王宇东,刘力,贾小婷,吴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补偿、管理机制现状研究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07,24(10):18-19. 被引量:6
-
3郭静安,段慧峰.国定贫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娄烦县为个案[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4):44-46.
-
4景喆,潘丽萍.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软科学,2008,22(3):203-205.
-
5何剑芳,吴志远.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个人筹资绩效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5(8):548-549. 被引量:2
-
6郭燕.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综述[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11-17. 被引量:1
-
7郭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中隐形强制机制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44-47. 被引量:4
-
8闫茵.甘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筹资机制年度运行分析[J].开发研究,2009(3):119-123. 被引量:3
-
9郭娜,朱大伟,王健.基于经济、效率和效果视角评价公共基金:以新农合基金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5):364-36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8
-
1赵金辉,程茂金,熊光练,张述林.以农民收入差异为视角 探索完善新农合补偿机制[J].卫生经济研究,2008,25(6). 被引量:2
-
2吕艳霞.江苏省连云港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机制探讨[J].市场周刊,2010,23(12):96-98. 被引量:3
-
3王晓洁,王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8,22(3):17-20. 被引量:16
-
4张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创新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2008(3):11-16. 被引量:4
-
5徐晋,骆建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以浙江省桐乡市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08(9):88-88.
-
6张晓燕,梁倩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0(5):50-52.
-
7林峰.福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和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12-15. 被引量:1
-
8王苑和,温薇.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研究——以鸡西市麻山区为例[J].商业经济,2010(10):20-21.
-
9吴迪,赵全宇,杨振.金融危机背景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经济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2010(10):82-83. 被引量:2
-
10王苑和,温薇.浅析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J].北方经贸,2010(6):38-39. 被引量:1
-
1曲婷婷.生产企业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4,20(6):59-61. 被引量:3
-
2刘学员,向月应,李水晴,卢水焕,唐慧明,李贤卓,尹宏,沈家智.心理健康调查在军队老干部整体医疗的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08,22(3):236-237. 被引量:4
-
3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通知[J].济南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1):8-9.
-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4,0(5):53-56.
-
5唐平,张乐萍.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难点调查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76-977. 被引量:9
-
6许丽君,周优跃.新形势下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难点及对策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9):288-289. 被引量:3
-
7张兴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难点调查与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248-249. 被引量:1
-
8未艾.远程医疗:医疗的新时代[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31(4):308-308.
-
9郝春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战略[J].中国医疗保险,2015(9):32-33. 被引量:1
-
10张家荣.基层医院急诊工作难点与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1995,2(1):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