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政党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10
-
1谢春红,林志杰.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6):104-108. 被引量:9
-
2韩康.建立学习型政党和改革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1):22-23. 被引量:1
-
3[2]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6.
-
4[8]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6-557
-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
-
7蒋仁勇.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党的建设运行机制的创新[J].理论学刊,2008(3):25-28. 被引量:8
-
8罗利新,杨颖.浅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意义和途径[J].实事求是,2008(2):55-56. 被引量:10
-
9屈林岩.学习型社会教育范式的转变与学习创新[J].教育研究,2009,30(5):94-98. 被引量:16
-
10顾明远.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J].求是,2003(4):42-42. 被引量:53
二级引证文献4
-
1张珠龙.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江苏106个县镇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41-46.
-
2杨晨,李娟,顾凤佳.我国“学习社会”研究述评(2008-2011年)[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23):35-41. 被引量:3
-
3魏瑞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点要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3(6):15-16.
-
4毛燕平,顾海勇,郑军.高职院校体育的使命与价值功能[J].体育科技,2015,36(1):126-127. 被引量:5
-
1郭松民.九大关键词梳理“两会”脉络[J].中国职工教育,2006(5):5-5.
-
2周锦尉.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个关键词汇[J].鞍山社会科学,2005(5):4-6.
-
3邓.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建设学习型政党[J].资料通讯,2006(7):84-84.
-
4解释[J].社会主义论坛,2006(11):26-26.
-
5陈跃,李俊斌.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五大支柱[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0(2):29-34. 被引量:3
-
6党的自身建设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J].学习与研究,2007(9):1-1.
-
7罗月领,代海峰.对“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4):7-9.
-
8方小荔.创新理论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意义[J].前沿,2008(5):101-103. 被引量:2
-
9系列资料:迎接党的十七大(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J].时事资料手册,2007(3):16-18.
-
10深刻理解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J].党建,2007(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