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绝缘·苦闷·情趣——丰子恺美学思想的特征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丰子恺美学思想中的闪光点便是东西方美学观念的“互证”,在“互证”和阐述中实现西方美学思想的本土化转换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生成。丰子恺在介绍和诠释国外美学理论的同时,以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敏锐的理论洞见,提炼出“绝缘”、“苦闷”和“情趣”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美学概念,赋予其独特的思想内涵,从而建构自己的美学观。
作者
余连祥
机构地区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0-194,共5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传统美学思想
“情趣”
丰子恺
苦闷
绝缘
美学观念
美学理论
艺术经验
美学概念
相互联系
分类号
B83-092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丰子恺文集》第1卷,第15、77、79、100页.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
2
《丰子恺文集》第3卷,第27-28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
3
《丰子恺文集》第2卷,第565、225-226、226、530页,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
4
钱钟书.《管锥编》第4册[M].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56页.
5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13册,第65页,中华书局1941年版.
共引文献
2
1
齐彪.
论陶瓷设计艺术中的“习惯”[J]
.艺术评论,2011(6):99-101.
2
朱晓江.
有意味的遗忘:对科学思维的拒斥——丰子恺“中国美术优胜论”解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5):111-11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
1
徐岱.
小说的诗学与人生的艺术[J]
.浙江社会科学,2013(5):111-122.
被引量:1
2
刘万海.
追寻事件背后的意义——教育叙事研究述评[J]
.上海教育科研,2005(3):4-9.
被引量:9
3
徐岱.
诗性与童话——关于艺术精神的一种理解[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4):12-19.
被引量:9
4
徐岱.
论艺术伦理的超道德性[J]
.伦理学研究,2007(3):11-14.
被引量:11
5
高德胜.
危机四伏的家庭及其教育功能的萎缩[J]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0):54-59.
被引量:10
6
郑欢欢.
认识儿童电影:儿童媒介的角度[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3):120-122.
被引量:6
7
王硕.
“共情”对质性研究效度的影响[J]
.教育学术月刊,2011(7):15-18.
被引量:8
8
刘晓东.
童年资源与儿童本位[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4):16-19.
被引量:17
9
刘晓东.
童心哲学史论——古代中国人对儿童的发现[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82-93.
被引量:35
10
刘少杰.
网络社会的感性化趋势[J]
.天津社会科学,2016(3):64-71.
被引量:35
引证文献
1
1
陆美静.
童年的意蕴与人性的复归——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为例[J]
.学前教育研究,2017(11):14-2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雪芬.
闽南民间体育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学前教育研究,2018(6):70-72.
被引量:7
2
周爱萍.
当前幼儿园伪游戏现象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19,0(1):22-27.
3
吴春榕.
以儿童文化引领幼儿园办园理念的构建与实践[J]
.学前教育研究,2020(6):85-88.
被引量:6
4
孙亚娟,梁华.
数字时代的童年危机与守护[J]
.当代教育科学,2022(10):23-31.
被引量:1
5
黄鑫,陶志琼.
从“情”到“行”: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
.学前教育研究,2023(1):60-71.
被引量:4
6
蔺娜.
浅谈“田园教育”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渗透[J]
.好家长,2019,0(53):64-65.
7
杨萌婷.
童年对大学生性格的影响[J]
.教育进展,2023,13(6):3533-3538.
1
傅伟.
中国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方式及其审美价值的再认识[J]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3):23-25.
被引量:1
2
王天然.
试论川端康成传统美学思想之形成原因[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7):134-136.
被引量:1
3
孙景阳.
论散文的意境美[J]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4):62-63.
4
王鑫.
现代广告设计中的传统美学思想探析[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5):120-121.
被引量:1
5
李季.
论中国动画电影中意境美美学风格形成的文化因素[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187-187.
被引量:1
6
建构中国特色的审美观念[J]
.文艺理论研究,1988(5):96-96.
7
王东方.
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探讨[J]
.神州,2013(14):3-4.
8
高崎.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9(5):80-84.
被引量:2
9
杨蜜,郝银忠.
浅议传统虚实美学与现代包装设计[J]
.美术大观,2009(10):250-250.
10
刘德芳.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边城》的审美意境探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75-76.
被引量:1
文学评论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