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散布理论看如何提高eBook的市场扩散力
被引量:1
出处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9-23,共5页
Publishing Research
参考文献3
-
1邱宗友,钟胜仲.《图书馆网络全文电子书使用授权与管理》.《e日千里的电子书研讨会》.2001年10月.74页.
-
2朱春阳.传媒产品创新的价值特征分析[J].新闻战线,2004(10):48-50. 被引量:8
-
3周劲.《中外电子图书产业发展报告》.
同被引文献78
-
1刘虓,冯金东,刘飚.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调查[J].编辑学报,2006,18(S1):170-171. 被引量:12
-
2徐丽芳,刘锦宏.数字学术出版经济问题研究综述[J].出版科学,2006,14(6):62-66. 被引量:8
-
3胡飞龙,周萍.Blog(博客)与Blog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06(1):56-58. 被引量:7
-
4张建华.网络电子书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J].科技与出版,2006(2):62-63. 被引量:10
-
5王兆璟.学术期刊网上运营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与出版,2006(3):60-61. 被引量:6
-
6曾建勋,张满年,屈海燕.精品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方略[J].编辑学报,2006,18(2):87-89. 被引量:20
-
7庞春燕.手机报,报业“蓝海”?[J].传媒,2006(9):40-43. 被引量:4
-
8陈丹,张志林.整合与细分:我国网络杂志内容利用模式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06(8):50-53. 被引量:4
-
9朱秀清.“博客书”出版的传播学观察[J].出版发行研究,2006(8):54-56. 被引量:2
-
10朱环新.网络文学与博客联手传统出版之比较[J].出版广角,2006(7):65-6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
-
1南长森.媒介融合对当代报业的影响及其转型的微型景观[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26(4):115-121. 被引量:4
-
2吴永和,马晓玲,杨飞.电子课本出版与生态发展的阐释与研究——基于标准研究、产业发展与教育创新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1):17-28. 被引量:34
-
3刘放.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少儿数字出版物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10):71-73. 被引量:1
-
4倪文珊,袁勤俭.书报刊类数字出版物的分销渠道设计与整合策略[J].出版科学,2013,21(6):66-70. 被引量:1
-
5李卓卓,陈巧兰,韩静娴.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模式演进——基于学术期刊信息发布的视角[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1):49-52. 被引量:10
-
6方雅丽.中外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发展策略研究——以《人民日报》《华盛顿邮报》和《泰晤士邮报》为例[J].东南传播,2016(5):11-13. 被引量:3
-
7张云耀,徐楠,罗杰.旅游类数字出版物出版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8(1):89-92.
-
8戴雪梅,关琰.依托智能移动终端的儿童出版物发展研究[J].包装工程,2019,40(4):258-262. 被引量:2
-
9王一鎏,徐丽芳.BookBites:儿童电子书自适应阅读平台[J].出版参考,2019(7):26-28.
-
10阮慧娟.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国文化旅游类出版物的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20,41(3):79-83. 被引量:1
-
1吴德岗.“古腾堡计划”电子图书分布式校对的借鉴意义[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35-37.
-
2苏卫红.对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思考[J].新闻传播,2009(7):87-87.
-
3陈红.企业手机报编辑要念好“五字诀”[J].新闻世界,2012(6):43-44.
-
4刘卯英.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3):57-58.
-
5赵毅强,张晖.浅谈电子档案的整理与鉴定[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8):162-162.
-
6彭龙珠.信息高速公路与档案管理现代化[J].学会,1998(7):10-11.
-
7夏志琼.关注电脑和网络对健康的影响[J].科学24小时,2002(7):78-79.
-
8周小斌.新媒体视域下报纸编辑的角色转型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6,2(22):169-170. 被引量:8
-
9于雷娃,邹少菲.胶东在线:十年腾飞的引擎[J].网络传播,2012(4):66-68.
-
10马万强,盛振武.浅谈电子阅览室的技术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3(19):5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