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4,共4页
Chinese Theatre
同被引文献9
-
1余秋雨.文化视野中的越剧[J].戏剧艺术,1993(4):31-35. 被引量:15
-
2鲍开恺.但为君之故,翩翩舞到今——新版《梁祝》观后琐记[J].戏剧文学,2008(1):58-60. 被引量:1
-
3傅谨.百年越剧和茅威涛的追求[J].艺术评论,2007(2):56-58. 被引量:1
-
4卢时俊.对越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一出戏——百年越剧话《梁祝》[J].戏文,2007(1):6-9. 被引量:1
-
5董伟,黄维钧,季国平,翁思再,刘厚生,傅谨,龚和德,马也,童道明,安志强,黄维若,晓耕,林克欢,孙惠柱,沈正钧,郭晓男,姜志涛.郭晓男 追求新的文化思考与审美愉悦[J].中国戏剧,2007(4):12-24. 被引量:1
-
6龚和德.传统经典的创造性重述 新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J].中国戏剧,2007(7):38-39. 被引量:3
-
7高建明.试论越剧《梁祝》传播过程中的观众意识[J].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4,(4).
-
8王明华.简约主义音乐核心技术研究[J].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6).
-
9张钱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浙江卷(下册)[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8.
-
1钱渊.谈谈评弹的改革[J].杂文月刊,2017,0(7):31-31.
-
2约翰.约瑟夫.莫坦森,王菁菁.在聆听中领悟[J].钢琴艺术,2005(3):40-42. 被引量:3
-
3郑志红."老戏"新演--浅谈传统戏表演的继承与创新[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3(3):123-123.
-
4黄旭涛.民间小戏村落传承方式的调查与遗产保护的思考——以祁太秧歌为个案[J].民俗研究,2009(2):131-142. 被引量:6
-
5一叶.第三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暨百年越剧论坛征稿启事[J].戏文,2006(3):90-90.
-
6《百年越剧纪念碑》碑文[J].戏文,2006(3):1-1.
-
7周来达.百年越剧音乐五个“一”[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28(1):152-158. 被引量:1
-
8肖学锋.民族音乐表演及其发展态势[J].民族音乐,2009(3):18-20. 被引量:2
-
9张跃.色彩斑斓的木偶舞蹈语汇——浅析许虹表演《琼花仙子》的艺术追求[J].剧影月报,2008(1):140-140.
-
10《百年越剧》嵊州纪念活动安排一览表[J].戏文,2006(2):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