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如何落实政府政策出发,对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增收政策落实的相关措施,以期能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
作者
罗志明
杨燚
机构地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90-2890,2900,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新形势
农民增收
政策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8
1
赵立艳,段丽华.
对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J]
.农业经济,2006(2):58-59.
被引量:5
2
杨晓萌.
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农民收入问题及对策[J]
.农业经济,2006(2):60-60.
被引量:6
3
夏秀萍.
构建农民增收保障长效机制[J]
.江苏农村经济,2006(1):37-38.
被引量:3
4
董磊明.
增收、减负与减支——改善农民处境的三种思路[J]
.社会科学研究,2006(1):13-17.
被引量:13
5
李春海.
农民何以增收:一个概念性释义与拓展[J]
.农业经济,2006(1):25-26.
被引量:1
6
赵子良.
社会分工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2006(1):51-54.
被引量:4
7
杜旭宇.
农村分配与农民增收的关联分析[J]
.经济问题,2006(1):55-57.
被引量:4
8
李民.
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种有效途径[J]
.农村天地,2005,0(Z1):22-2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张新光.
论中国农民的劳动价值及其贫困根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20-24.
被引量:4
2
张润清,李崇光.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0):66-69.
被引量:36
3
王道勇.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中国农民增收[J]
.甘肃理论学刊,2004(6):56-59.
被引量:6
4
李妍.
城市化与农民增收问题[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1-3.
被引量:3
5
韩俊.
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若干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调查[J]
.改革,2005(10):5-11.
被引量:29
6
阿林.杨格,贾根良.
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2):52-57.
被引量:273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3页.
8
韩德强.评"三农问题"上的若干主张[J].三农中国,2004,(01).
9
侯求学.谁在从粮价上涨中受益[J].三农中国,2004,(2).
10
王庆五 董磊明.治理方式变革与江苏农村的现代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共引文献
29
1
张慧,连玉红,张引莲.
我国农业内部的农民职业化问题[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28-30.
被引量:14
2
贺雪峰.
立足增加农民福利的新农村建设[J]
.学习与实践,2006(2):84-89.
被引量:25
3
贺雪峰.
立足增加农民福利的新农村建设[J]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06(6):102-107.
被引量:1
4
罗兴佐,申端锋.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路[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8(3):51-54.
被引量:2
5
郭岭,骆云中,谢德体,刘秀华,金晓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821-3823.
被引量:6
6
刘绍吉.
农民增收的政策选择[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25(5):46-48.
7
李惠,焦建红,张晓光.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10):70-71.
8
孟庆娜,张晓光,李志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10-6311.
被引量:2
9
何平均.
新农村建设中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探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6):9-12.
被引量:3
10
田芳,杨晓玲.
论财政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
.商场现代化,2007(05Z):364-364.
同被引文献
9
1
张曾凡,王新翠.
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4):809-810.
被引量:1
2
刘志生,徐长玉.
农民增收的认识与思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0):30-34.
被引量:7
3
赵子良.
社会分工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
.农村经济,2006(1):51-54.
被引量:4
4
陈伯庚.
把握好城乡和谐发展的着力点[J]
.探索与争鸣,2006(2):33-34.
被引量:4
5
刘敬烈,张瑾.
中国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研究[J]
.农业与技术,2006,26(2):150-151.
被引量:7
6
赵中华.
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J]
.财会研究,2006(8):10-10.
被引量:1
7
揭新华.
论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非收入构建[J]
.社会主义研究,2006(4):90-94.
被引量:5
8
邱家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难点及对策[J]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0(3):73-76.
被引量:5
9
梅红霞.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实质和关键[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84-368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程松杰.
农民增收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探索良性协调的农村经济发展之路[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2):147-149.
被引量:3
2
王举.
新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探析[J]
.经济视角(下),2011(12):101-10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传光.
鹤壁市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8):147-148.
2
冯兰,周鸿飞.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9):113-114.
被引量:4
3
高雅兰,姜樨.
浅析农民增收的意义及增收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2011(5):381-382.
被引量:1
1
韩永廷.
试论我国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6):28-33.
2
农业部发布50项惠农政策 四大直补超千亿[J]
.农村财务会计,2014(6):1-1.
3
曾健民.
发达国家农民增收政策及效果评价[J]
.经济纵横,2002(7):40-42.
被引量:15
4
2014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J]
.中国乡镇企业,2014(5):55-66.
5
周登科.
浅析我国农民增收政策[J]
.财经理论研究,1995(1):86-89.
6
盘点今年农民补贴政策[J]
.农家顾问,2014(6):7-7.
7
何树全,钱睿.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政策与农民增收问题[J]
.经济论坛,2008(16):111-114.
8
谭秋成.
农民增收政策何以收效不明显[J]
.经济研究参考,2003(63):29-29.
9
数说[J]
.农村经营管理,2014(5):5-5.
10
李元彩.
应对挑战 推进增收[J]
.农村工作通讯,2009(18):42-42.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