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气经圈环流对波动和能量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用斜压准地转模式讨论了经圈环流作为基流的一部分对不同风系中波动和能量传输的影响。特别指出在东风带中因经圈环流的存在,就可能形成定常和非定常的经向行星波,使夏季低纬度东风气流中的波动及其能量向中、高纬度传播。 文中还分析和计算了定常经向波和瞬变波的群速度和一些动力学性质。
作者
季劲钧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13-421,共9页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关键词
风
波动
能量
大气
经圈环流
传输
分类号
P42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2
1
曾庆存,中国科学.B,1985年,4期,377页
2
季劲钧
同被引文献
67
1
何金海.
关于准40天振荡经向传播机制的讨论[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9,12(3):239-248.
被引量:7
2
陆维松.
纬向基流的非线性正压不稳定[J]
.气象科学,1989,9(1):16-26.
被引量:3
3
陆维松.
球面定常行星波的几种传播路径[J]
.气象学报,1989,47(2):221-226.
被引量:7
4
谭本馗,伍荣生.
非线性Rossby波及其相互作用——Ⅰ.Rossby包络弧立波的碰撞[J]
.中国科学(B辑),1993,23(4):437-448.
被引量:8
5
宋燕,缪锦海.
经圈环流对定常波传播的影响[J]
.气象学报,1994,52(4):424-432.
被引量:2
6
吕克利,朱永春.
大地形对Rossby波波射线的影响[J]
.气象学报,1994,52(4):405-413.
被引量:5
7
冉令坤,高守亭,雷霆.
高空急流区内纬向基本气流加速与EP通量的关系[J]
.大气科学,2005,29(3):409-416.
被引量:19
8
陆维松.
摩擦耗散和非线性正压不稳定[J]
.中国科学(B辑),1989(8):888-896.
被引量:6
9
南素兰,李建平.
春季南半球环状模与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Ⅰ基本事实[J]
.气象学报,2005,63(6):837-846.
被引量:41
10
杨蕾,陈文,黄荣辉.
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气候平均态的资料分析和数值模拟[J]
.大气科学,2006,30(3):361-37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
1
朱智华,柳晓放.
辽宁省秋季降雨量与北半球500hPa环流特征相关分析及其预报[J]
.辽宁气象,1996(1):13-15.
2
李艳杰,李建平.
水平非均匀基流中行星波的传播[J]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2):361-371.
被引量:18
3
杨崧,邓开强,Ting Mingfang,胡春迪.
大气能量传播及不同纬度间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2015,73(6):999-1018.
被引量:7
4
孙诚,张静,宫湛秋,李建平.
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经向结构及特征尺度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5(1):1-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徐寒列,李建平,冯娟,毛江玉.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与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不对称关系[J]
.气象学报,2012,70(6):1276-1291.
被引量:32
2
李建平,任荣彩,齐义泉,王法明,陆日宇,张培群,江志红,段晚锁,于非,杨永增.
亚洲区域海—陆—气相互作用对全球和亚洲气候变化的作用研究进展[J]
.大气科学,2013,27(2):518-538.
被引量:44
3
宋健,刘全生,杨联贵.
缓变地形下β效应的Rossby代数孤立波[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28(4):1684-1688.
被引量:6
4
王鹏飞,黄平,顾雷,黄荣辉.
基本气流和边界层顶高度对低纬大气数值模拟的影响[J]
.大气科学,2013,37(5):1083-1090.
被引量:1
5
杨崧,邓开强,Ting Mingfang,胡春迪.
大气能量传播及不同纬度间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2015,73(6):999-1018.
被引量:7
6
杨崧,邓开强,丁敏芳,胡春迪.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Atmospheric Energy Propag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Latitudes[J]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2015,29(6):859-883.
被引量:2
7
汤蕾,黄春明.
基于MST雷达数据的中纬对流层和低平流层大气行星波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2016,36(2):175-187.
被引量:1
8
孙诚,张静,宫湛秋,李建平.
北半球准定常行星波经向结构及特征尺度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5(1):1-10.
被引量:1
9
张婷,宋健,杨联贵.
线性缓变下垫面和耗散共同作用的Rossby孤立波包[J]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31(3):1040-1044.
10
亢妍妍.
孟加拉湾热源与中国夏季雨带分布的关系——Rossby波的作用[J]
.海洋预报,2016,33(5):9-22.
1
吴冬梅,陆维松,吴乃庚,戚锦典,杨磊,刘钦燕,王东晓.
强、弱南海夏季风年大气经圈环流异常的诊断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2013,32(5):48-58.
2
廖移山,杨荆安,沈铁元.
1998年二度梅雨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诊断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2002,13(3):269-276.
被引量:4
3
祝从文,何金海,谭言科.
春夏季节转换中亚洲季风区副热带高压断裂特征及其可能机制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04,20(3):237-248.
被引量:15
大气科学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