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早熟短季棉种质资源的发现与创新
出处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17,共2页
China Cotton
-
1张俊国,张三元,全成哲,杨春刚,郭桂珍,孙强.超级稻吉粳88的优异特性及推广应用[J].中国稻米,2008,14(3):42-44. 被引量:8
-
2江川,王金英,李清华.野生稻的优异特性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J].福建稻麦科技,2003,21(3):8-10. 被引量:10
-
3关世怀,安忠英,邹明浪.钟祥市棉花生产效益的调查与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10):122-123. 被引量:1
-
4郭利双,李景龙.棉花生产轻简化的思考[J].江西棉花,2011,33(A01):87-89. 被引量:16
-
5曹立武,王凌志.棉花枯黄萎病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植物医生,2005,18(4):4-5. 被引量:1
-
6陈大洲,张巴克,熊文华.东乡野生稻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2):12-16. 被引量:15
-
72008年中国棉花生产目标720万t[J].产业用纺织品,2008,26(2):49-49.
-
82008年中国棉花生产目标720万t[J].国际纺织导报,2008,36(2):17-17.
-
9李光照,徐国锋,李明.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玛纳斯县棉花生产效益[J].农业机械,2016(7):102-103. 被引量:1
-
10孔令东,商文英,刘英.抗虫棉早衰的成因及配套技术[J].现代农业,2007(11):4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