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艾滋病的蔓延,临床上深层真菌感染患者日益增多。二性霉素B毒性较高,5-氟胞嘧啶(5-FC)易产生耐药性,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十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真菌药有唑类,如咪唑类的咪康唑、酮康唑等;三唑类的氟康唑、伊曲康唑、沙哌康唑以及正在研制的D0870等;丙烯胺类的萘替芬和特比萘芬;吗啉类的阿莫罗芬。 唑类药物的抗真菌机制主要是抑制羊毛固醇C^(14)脱甲基作用而阻止麦角固醇合成,并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_(450);丙烯胺类是抑制真菌细胞膜上的角鲨烯环氧酶,它比唑类的作用部位要早一步;而吗啉类的阿莫罗芬既抑制类固醇又抑制表固醇,从而阻止麦角固醇的合成。现介绍几种新型抗真菌药如下。
作者 周晓洁
出处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18期824-825,共2页 Clinical Focu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徐正,翁玲玲.国外正在研究的合成抗真菌药和抗菌药[J].中国药学杂志,1994,29(7):429-432. 被引量:2
  • 2T. Zimmermann,R. A. Yeates,H. Laufen,G. Pfaff,A. Wildfeuer. Influence of concomitant food intake on the oral absorption of two triazole antifungal agents, itraconazole and fluconazole[J] 1994,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2):147~150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9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