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假新闻:不是网络技术的错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真实性的辩证 新事物的面世从来都是与问题相伴随的。网络时代,新闻事业的一些主要特性也遭到挑战。比如假新闻的数量和影响也越来越大了。一些商业网站盲目追求新闻发布的数量和时效,往往在没有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就会把一些事件通过网络传播出去。《洛杉矶时报》媒体评论家戴维·萧曾撰文指出,“网络新闻的报道速度已经对新闻的准确性和新闻的职业道德提出挑战”。
作者
韩学功
机构地区
河北唐山电视台生活频道
出处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6-46,共1页
Chinese Journalist
关键词
网络技术
假新闻
《洛杉矶时报》
网络时代
新闻事业
新闻发布
商业网站
报道速度
网络新闻
评论家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5
1
董天策.
“新闻策划”之我见[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95-100.
被引量:8
2
李秀琴.
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之我见[J]
.现代电视技术,2002,0(4):125-126.
被引量:3
3
钟昭会.
假新闻防治论略[J]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45-47.
被引量:4
4
李福军,程越男,王俊杰.
关于网络新闻真实性的理性思考[J]
.采写编,2003(1):58-59.
被引量:2
5
王朝丽.
论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为例[J]
.新闻知识,2005(8):77-79.
被引量:8
6
张晓祺.
论网络新闻评论[J]
.军事记者,2006(6):47-49.
被引量:6
7
闵大洪.网络新闻之我见,2005.
8
李军林.
网络新闻失实的原因与对策[J]
.当代传播,2008(2):66-68.
被引量:14
9
赵月枝.
为什么今天我们对西方新闻客观性失望?——谨以此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J]
.新闻大学,2008(2):9-16.
被引量:78
10
江沛佩.
传媒假事件与新闻策划异化[J]
.新闻爱好者,2009(9):10-1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崔圣.
我国网络新闻真实的双面性问题[J]
.新闻爱好者,2012(5):7-8.
被引量:4
2
黄颖初.
21世纪国内“假新闻”研究综述[J]
.今传媒,2015,23(2):60-62.
被引量:1
3
杨阿婧.
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分析——以网易新闻评论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15,36(4):31-31.
被引量:4
4
黄显光.
论网络新闻的特点[J]
.中国传媒科技,2012(05X):175-176.
被引量:1
5
赵少俐.
网络时代新闻真实性矛盾刍议[J]
.青年记者,2012,0(07Z):24-25.
被引量:2
6
李亚东.
新闻的客观性理想与事实的“没落”——读《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J]
.传媒论坛,2020,3(10):9-9.
被引量:1
7
孙吉.
对2016年国内媒体10大假新闻的分析[J]
.智富时代,2017,0(6X):177-177.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张堃雷.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文献梳理与评述[J]
.新闻传播,2023(16):89-91.
2
成克峰.
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知与行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电子商务,2014,0(21):161-161.
3
曹维芳,付文达,兰月新,张鹏.
基于Gompertz模型的网络新闻舆情扩散规律及对策研究[J]
.现代情报,2015,35(5):20-24.
被引量:2
4
王虎.
网络新闻侵犯著作权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16,31(2):95-99.
被引量:4
5
张燕.
网络新闻失实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研究[J]
.赤子,2015(3Z).
被引量:1
6
石砺寒.
从热点新闻看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J]
.新闻前哨,2020(7):59-60.
被引量:3
7
彭思涵.
网络时代新闻价值要素的嬗变——以2018~2019年美国网络新闻奖为例[J]
.今传媒,2020,28(8):41-44.
8
康玉姗.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新闻评论特征及舆论导向分析[J]
.环球首映,2020(8):101-101.
9
杨伟.
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公信力提升对策[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5B):58-61.
10
黄种贤.
网络新闻舆论引导方式探索[J]
.科技传播,2018,10(14):150-151.
被引量:3
1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报纸与微博的互动[J]
.新闻前哨,2013(4):7-7.
2
程愉昶,白顺义.
社会新闻“热”中的“冷”思考[J]
.河北广播,2007(4):79-80.
3
李瑞峰.
深度报道呼唤记者专业素养[J]
.新闻爱好者,2014(8):86-88.
被引量:5
4
曾凡斌.
中日媒体灾难新闻报道之比较——从日本新潟地震中新华社与共同社的报道谈起[J]
.声屏世界,2005(7):54-55.
5
宋建武.
报道传媒经营,好[J]
.新闻记者,1995(12):44-44.
6
程军林.
试论电视新闻的快、活、深[J]
.新闻前哨,2001(6):30-31.
7
赵文龙,谢丹玫,赵志耘.
美国《化学文摘》光盘数据库分析与评价[J]
.情报杂志,2002,21(5):63-64.
被引量:1
8
宋奕.
江苏电视新闻栏目品牌提升的持久策略[J]
.视听界,2010(6):89-90.
被引量:1
9
刘莉,陆巍.
微博时代,报纸副刊的再定位[J]
.中国地市报人,2013(6):71-72.
10
闭线林,吴东阳.
我院图书馆外文期刊利用率低下的原因与对策[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4):607-608.
被引量:2
中国记者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