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煤层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法测定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用流动色谱吸氧法测定煤对流态氧的吸附能力,并通过吸氧量表征煤的氧化自燃性能,此方法简单、快速、可行。最后采用流动色谱吸氧法对薛村矿煤样的自燃倾向性进行了测定,测试结果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自燃现象有很好的符合性。
作者
张俊燕
张英华
黄志安
机构地区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6年第4期42-43,47,共3页
NONFERROUS METALS(Mining Section)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建设计划资助项目.编号:XK100080432
关键词
自燃倾向性
色谱吸氧鉴定法
分类号
TD752.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O643.11 [理学—物理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2
1
贾军萍,朱耀平,周自本.
煤粉尘爆炸特性和煤自燃倾向性的定量分析[J]
.吉林电力,2003,31(5):17-18.
被引量:13
2
戚颖敏,钱国胤.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与应用[J]
.煤,1996,5(2):5-9.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江平,倪子俊.
火电厂筒仓自燃原因及预防的探讨[J]
.山西电力,2006(2):55-57.
被引量:4
2
甘丽,马军爽.
气体多传感器报警器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6,18(3):108-112.
被引量:1
3
黄伟.
600MW超临界复合循环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J]
.湖南电力,2006,26(3):8-11.
被引量:3
4
张俊燕,张英华,黄志安.
煤层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法测定实验研究[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6,58(4):42-43.
被引量:4
5
杜钢,应自伟.
预热对混合煤粉爆炸性的影响[J]
.中国冶金,2007,17(6):9-12.
被引量:6
6
石小松.新型煤堆复合抑尘阻化剂的实验研究[D]硕士,2007.
7
张俊燕.高炉喷吹潞安贫煤、贫瘦煤安全性及其控制研究[D]博士,2007.
8
王丽颖.高炉喷吹贫瘦煤爆炸参数的试验研究[D]硕士,2007.
共引文献
33
1
魏缘.
煤矿相关鉴定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及建议[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1,47(8):33-34.
2
李大伟,王德明,顾俊杰,戚绪尧,仲晓星,黄本斌.
煤物理吸氧量随温度及粒径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2):42-44.
被引量:8
3
陆伟,王德明,戴广龙,仲晓星.
煤物理吸附氧的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4):6-10.
被引量:22
4
陆伟,王德明,仲晓星,周福宝.
基于活化能的煤自燃倾向性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35(2):201-205.
被引量:75
5
周英,南华.
特厚易自燃煤层综放开采采空区“三带”划分研究[J]
.中国煤炭,2006,32(2):32-34.
被引量:10
6
张江平,倪子俊.
火电厂筒仓自燃原因及预防的探讨[J]
.山西电力,2006(2):55-57.
被引量:4
7
甘丽,马军爽.
气体多传感器报警器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6,18(3):108-112.
被引量:1
8
黄伟.
600MW超临界复合循环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J]
.湖南电力,2006,26(3):8-11.
被引量:3
9
马汉鹏,陆伟,王德明,戴广龙,仲晓星.
煤自燃过程物理吸附氧的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6,34(7):26-29.
被引量:25
10
陆伟,王德明,仲晓星,周福宝.
基于绝热氧化的煤自燃倾向性鉴定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27(5):875-878.
被引量:20
同被引文献
58
1
肖旸,马砺,王振平,邓军,王威,向欣.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煤自燃过程的特征温度[J]
.煤炭科学技术,2007,35(5):73-76.
被引量:51
2
李大伟,王德明,顾俊杰,戚绪尧,仲晓星,黄本斌.
煤物理吸氧量随温度及粒径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2):42-44.
被引量:8
3
吕太,张翠珍,吴超.
粒径和升温速率对煤热分解影响的研究[J]
.煤炭转化,2005,28(1):17-20.
被引量:80
4
何启林,王德明.
TG-DTA-FTIR技术对煤氧化过程的规律性研究[J]
.煤炭学报,2005,30(1):53-57.
被引量:39
5
刘剑,陈文胜,齐庆杰.
基于活化能指标煤的自燃倾向性研究[J]
.煤炭学报,2005,30(1):67-70.
被引量:69
6
陆伟,王德明,周福宝,戴广龙,李增华.
绝热氧化法研究煤的自燃特性[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34(2):213-217.
被引量:50
7
丁大同,邸学勤.
矿井自然火灾危险性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5,33(3):58-60.
被引量:15
8
吴晓光,李树刚,徐精彩.
程序升温条件下煤的自燃特性研究[J]
.煤矿安全,2005,36(7):4-6.
被引量:18
9
李宗翔.
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及其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6):15-19.
被引量:56
10
戴广龙,王德明,陆伟,周福宝.
煤的绝热低温自热氧化试验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4):485-488.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4
1
陈鹏,许红英,李立业,崔文权,梁英华.
煤炭自燃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J]
.洁净煤技术,2009,15(4):112-115.
被引量:1
2
谭波,左东方.
基于物元模型的煤自燃危险性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8):48-53.
被引量:14
3
朱红青,屈丽娜,沈静,和超楠.
不同因素对煤吸氧量、热焓影响的试验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10):30-35.
被引量:8
4
贾军萍,朱耀平,周自本.
煤粉尘爆炸特性和煤自燃倾向性的定量分析[J]
.吉林电力,2003,31(5):17-18.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张江平,倪子俊.
火电厂筒仓自燃原因及预防的探讨[J]
.山西电力,2006(2):55-57.
被引量:4
2
甘丽,马军爽.
气体多传感器报警器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6,18(3):108-112.
被引量:1
3
黄伟.
600MW超临界复合循环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原因分析[J]
.湖南电力,2006,26(3):8-11.
被引量:3
4
张俊燕,张英华,黄志安.
煤层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法测定实验研究[J]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6,58(4):42-43.
被引量:4
5
杜钢,应自伟.
预热对混合煤粉爆炸性的影响[J]
.中国冶金,2007,17(6):9-12.
被引量:6
6
王以革.
粉尘爆炸中最大爆炸压力及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30(3):193-195.
被引量:11
7
朱梓清.
现代足球比赛中边路传中战术特征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12(8):272-273.
8
朱红青,郭艾东,屈丽娜.
煤热动力学参数、特征温度与挥发分关系的试验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3):55-60.
被引量:20
9
刘金斌,张辉.
树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J]
.思想教育研究,2000(1):19-22.
10
李秀丽,王景伟.
废弃硒鼓残留墨粉的爆炸参数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8):20-22.
被引量:1
1
夏瑛.
浅谈煤白燃测定仪色谱吸氧鉴定法及不合理性[J]
.科学与财富,2015,7(13):226-226.
2
戚颖敏,钱国胤.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与应用[J]
.煤,1996,5(2):5-9.
被引量:23
3
刘晓芳.
小议色谱吸氧法测定煤的自燃倾向性的各参数之间关系[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3):333-333.
4
戚绪尧,王德明,仲晓星,李大伟.
煤低温阶段吸氧特性的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3):58-61.
被引量:19
5
张腾腾,李丽,张帅.
煤自燃倾向性鉴定实验方法探讨[J]
.山东煤炭科技,2015,33(9):191-193.
被引量:1
6
陆伟,王德明,戴广龙,仲晓星.
煤物理吸附氧的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4):6-10.
被引量:22
7
杨明鹏,王玲.
浅谈煤的自燃倾向性[J]
.中国科技博览,2011(36):30-31.
8
杨树民.
利用新色谱吸氧法鉴定结果进行矿井自燃倾向性分类管理[J]
.煤矿安全,1996(1):20-21.
9
孙兵.
浅析用色谱吸氧法测定煤的自燃倾向性的几个关键步骤[J]
.商品与质量(房地产研究),2011(11):29-29.
10
本刊讯.
工信部公示34个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名单[J]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4(12):8-9.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