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科学诚信 重在监督和教育——对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2004年年度报告》及《1994-2003年研究诚信办公室结案的对公共卫生署资助的研究不端行为指控的调查》的述评
被引量:4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59-160,共2页
China Soft Science
同被引文献24
1 王阳,王路昊.略论美国科研诚信教育政策内在机制[J]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72-1777. 被引量:13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J] .中国科学基金,2005,19(5):318-320. 被引量:2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工作简报[J] .中国科学基金,2005,19(6):374-376. 被引量:2
4 秦笃烈.科技打假的成果和挑战[J] .生物技术世界,2006(2):79-80. 被引量:1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简报(节选)[J] .科学中国人,2006(5):111-112. 被引量:1
6 王艳.美国学术团体促进科研诚信规范[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50(2):5-11. 被引量:10
7 曹南燕,吴寿乾.研究诚信的体制化——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及其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0):71-75. 被引量:11
8 陈民.美国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定义与争论.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6,(5):20-20.
9 DAVID B.RESNIK.From baltimore to Bell Labs:reflections on two decades of debate about scientific misconduct[J].Accountability in Research:Policies & Quality Assurance,2003,10(2):123 -135.
10 MAGNE NYLENNA,DANIEL ANDERSEN.GISELA DAHLQUIST,MATTI SARVAS,ASBJψM AAKVAAG.Handling of scientific dishonesty in the Nordic Countries[J].The Lancet,1999,354(7):57-61.
引证文献4
1 付淑琼.美国大学教师科研诚信系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1):92-97. 被引量:5
2 古继宝,张苗,梁皅.中美学术监督典型机构运行体系的对比及经验借鉴[J] .中国科技论坛,2007(8):127-131. 被引量:4
3 金俊岐,杨上上.美国布罗迪事件始末及其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224-228. 被引量:1
4 淮孟姣,潘云涛,袁军鹏.美国科研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为例[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6,31(12):8-1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20
1 钟伟森,乔万林.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师诚信监督系统[J] .电子技术(上海),2020(10):164-165.
2 唐鑫昀,张继河.美国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及其启示——基于高校视角[J] .科教导刊,2019,0(35):7-8. 被引量:2
3 董全超,孙唯敏.国家科研信用体系建设与研究[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8,50(4):1-5. 被引量:6
4 崔通,赵筱媛,郑雯雯.案例分析视角下科研不端行为处置流程与原则[J] .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4):261-266. 被引量:6
5 杨珠.中文自然科学类造假论文的后期处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查处的科研不端行为案件为例[J] .编辑学报,2018,30(6):600-603. 被引量:9
6 周湘林.科研诚信:研究进展与趋势[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1):1-8. 被引量:12
7 罗志敏,南钢.高校学术伦理委员会设置探讨[J] .中国高校科技,2014(9):16-19. 被引量:5
8 李虹.“德行有用”视域下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4):25-29.
9 王薇,蔡艳.浙江省高校学术诚信建设的现状调查与机制构建[J] .科技通报,2015,31(9):273-277. 被引量:3
10 严蓓,李可欣.论我国新药临床药动学试验的数据质量[J] .中国新药杂志,2015,24(24):2782-2786. 被引量:3
1 田志康,张澜.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不端行为的责任与管理[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1):5-9. 被引量:2
2 曾原.国内外科研信誉管理研究综述[J] .图书与情报,2008(2):20-24. 被引量:2
3 吴寿乾.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及其防范[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29-31. 被引量:22
4 夏庆民.从干细胞研究丑闻谈科技期刊的尴尬[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3):482-485. 被引量:5
5 陈文静.院士与学子共勉科学诚信 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在长沙举行[J] .湖南教育(上旬)(A),2011(12):9-9.
6 金俊岐,杨上上.美国布罗迪事件始末及其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224-228. 被引量:1
7 许谷渊.科研不端行为的“代价”[J] .世界科学,2007(3):40-43. 被引量:1
8 解思忠.参与全球竞争更需要诚信[J] .中华商标,2005(5):7-8.
9 吴善超.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看美国政府科技管理[J] .科学,2003,55(5):23-25. 被引量:5
10 曹南燕,吴寿乾.研究诚信的体制化——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及其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0):71-75.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