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后现代语境下电子政务价值理性体系的解析与构建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在探析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价值理性失位、工具理性泛滥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宗旨、内涵、方式和功效等方面对电子政务的价值理性进行了层级划分,建构了相关的体系模型,以矫正其理性缺失。
作者
祝小宁
毛丹
机构地区
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出处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4-77,共4页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人本
民主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4
参考文献
5
1
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
张再林.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3):41-42.
被引量:8
3
米歇尔·福柯.规则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0.
4
David Easton, The decline of Modem Political Theory[J]. Journal of politics, 13 ,February, 1951.
5
江俊文.
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新跨越[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1):100-104.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
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现代快报,2003—10—22.
2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2004—03—22.
共引文献
24
1
尤津,姚西龙.
浅析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的建构[J]
.法制与社会,2008(25).
2
魏昀.
科学发展观的人文思考[J]
.兵团党校学报,2005(5):11-13.
3
李传军.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及其应用[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19(1):14-18.
被引量:24
4
郭俊立,李三虎.
当代西方技术政治伦理之争及其走向[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98-102.
被引量:1
5
周国文.
公共服务与中国社会现代化[J]
.理论导刊,2007(8):8-12.
被引量:3
6
禹国峰.
现代性的历史定向、解构路径与解构方法——以马克思人类历史分期理论为视角[J]
.云南社会科学,2007(6):59-63.
被引量:1
7
娄立志,张夫伟.
工具理性僭越的代价——工具化的道德教育[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2):54-57.
被引量:5
8
卿云波,文秀军.
新形势下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思考——以广西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8):194-196.
被引量:1
9
姚迈新.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当代中国公共行政[J]
.探求,2008(5):23-28.
被引量:4
10
邓集文.
网络技术的行政价值探微——基于生产力的视角[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1):32-3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6
1
黄璜.
电子治理:超越电子政务的新范式[J]
.江苏社会科学,2006(S2):49-51.
被引量:4
2
李习彬,李亚.
政务规范化研究与电子政务建设[J]
.中国行政管理,2004(10):15-18.
被引量:3
3
王华.
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J]
.天津社会科学,2004(5):68-72.
被引量:22
4
劳慧.
刍议公共政策之公共性[J]
.理论研究,2005(2):45-47.
被引量:5
5
John S.Dryzek,王大林.
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32-40.
被引量:105
6
黎熙元,童晓频.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与社会资本的重构——以广州市逢源街安老服务为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61-66.
被引量:9
7
杜治洲,汪玉凯.
论电子政务对政府能力的影响[J]
.中国行政管理,2005(7):37-40.
被引量:17
8
谢岳.
论社会资本与政治稳定[J]
.学术研究,2005(7):78-82.
被引量:19
9
刘伟.
行政权力运行畸变的原因探析与矫正对策——一种基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的考量[J]
.理论与改革,2005(4):13-15.
被引量:5
10
陈祥荣.
电子政务与电子治理[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13(5):53-55.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9
1
刘伟,钟裕民.
论协商民主视阈中政策的公共性及其实现[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0(2):10-14.
被引量:1
2
金太军.
电子政务:实践错位及其化解[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5):50-52.
被引量:10
3
肖海勇,张礼建.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策略探讨——从社会资本视角论述[J]
.电子政务,2008(2):109-113.
被引量:3
4
于刚强.
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2):10-14.
被引量:1
5
刘伟.
电子治理:协商民主视野下电子政务发展演进的新路向[J]
.广西社会科学,2008(9):199-203.
被引量:9
6
张良,李兹良.
电子政务语境下公务员信息素养及其培养探析[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84-86.
被引量:4
7
葛晓娴.
论中国政务信息公开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信息,2009(32).
8
易承志.
基于大都市和谐发展的电子政务价值缺失与重塑[J]
.情报杂志,2010,29(12):19-23.
被引量:7
9
陈小芹.
电子政务背景下提升公务员信息素养的探讨[J]
.中国经贸导刊,2014(4Z):45-4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孔建华.
网络舆情治理的纵向协同机制及行动逻辑[J]
.党政干部学刊,2023(2):66-71.
被引量:1
2
杨琳瑜,刘涛.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视野中的互联网建设、运用和管理[J]
.理论建设,2008,24(6):58-61.
被引量:4
3
易承志.
大都市转型与电子政务价值重塑的生态学分析[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23(2):10-13.
被引量:6
4
张礼建,陈利波,翁文香.
试论社会资本整合与电子政务建设的关联效应——基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维路径[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3(3):97-99.
5
汪太贤,陈建平.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救国之道[J]
.岭南学刊,2011(3):54-58.
6
胡琴.
从提供公共服务到创造公共价值:行政审批的电子治理视角[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4(2):39-43.
被引量:2
7
易承志.
大都市发展转型中的政府治理机制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J]
.江淮论坛,2012(6):37-42.
被引量:7
8
易承志.
基于大都市发展转型的政府治理机制创新[J]
.城市问题,2013(2):83-88.
被引量:6
9
张锐昕,张乔.
电子政务的技术应用前沿[J]
.行政论坛,2013,20(2):39-42.
被引量:2
10
易承志.
大都市发展转型与电子政务创新的路径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13(2):78-84.
被引量:3
1
高源.
新媒体时代社会心理学状况[J]
.池州学院学报,2014,28(3):100-102.
2
陈友乔.
中国科学理性缺失的思考[J]
.科教文汇,2007(11).
被引量:1
3
邓念国.
官僚制的解构与建设性重构:后现代语境中公共组织的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2008(5):58-62.
4
杨魁.
后现代语境下的公共关系学转向[J]
.公关世界,2008(4):43-45.
5
孙乐强.
“后现代语境中的鲍德里亚及其在中国的效应”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哲学动态,2008(2):100-101.
被引量:2
6
九日,金鳞.
矫正“失位”妻子[J]
.分忧,2017,0(1):54-55.
7
黄小俊.
微电影:后现代语境下的大众文化新现象[J]
.明日风尚,2016,0(13):126-126.
8
李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话语的解析与构建[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4):36-39.
9
叶雷.
后现代语境与我国青年文化[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4):11-13.
被引量:1
10
罗建平.
论消费主义的滥觞、政府失位及其救赎[J]
.东南学术,2013(6):20-26.
被引量:6
中国行政管理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