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环境教育》
2006年第7期9-11,共3页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10
-
1朱明.浅谈怎样提高“秸秆禁烧”工作成效[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33(3):48-49. 被引量:13
-
2姜立晖,刘广奇.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J].建设科技,2006(13):50-51. 被引量:25
-
3王谦,夏卫星,孔玉玲.汶上县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技术[J].环境科学导刊,2008,27(B06):96-98. 被引量:3
-
4王宁堂,王军利,行小利,刘海龙.咸阳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5):17-20. 被引量:2
-
5毕于运,王亚静,高春雨.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81-13184. 被引量:94
-
6陈鸿珍,李燕,边萌.徐州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1):174-180. 被引量:1
-
7田尧甫.新形势下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2):115-115. 被引量:3
-
8胡海伟.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6):63-64. 被引量:4
-
9孙登红.蚌埠市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0):80-81. 被引量:7
-
10刘娅.农作物秸秆治理与综合利用[J].辽宁农业科学,2003(1):18-23. 被引量:50
引证文献4
-
1单付齐.秸秆禁烧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241-242. 被引量:1
-
2高彬,郭佑彪,张春平.秸秆禁烧与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及其主要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235-235.
-
3朱靓,阚逸文,张晓辛.睢宁县“1+X”秸秆处理模式探究[J].南方农业,2015,9(9):94-95.
-
4葛云利.东北农村污水处理研究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15):133-133.
-
1刘晓红,瞿薇.靖江市农业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J].绿色科技,2016,18(12):149-151. 被引量:1
-
2韩群,李孟涛.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解决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32-32. 被引量:6
-
3陆海霞.秸秆变废为宝[J].内蒙古林业,2009(3):30-30.
-
4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西安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05,0(7):35-37.
-
5罗云方,黄德霞,陶建军.新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4,23(8):25-26. 被引量:1
-
6孙明湖,闪红光,南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战略思考[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19(2):27-28. 被引量:15
-
7胡志斌,曹建如.关于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的建议[J].河北农业科学,1998,2(3):40-41. 被引量:2
-
8陈婧.淮南市秸秆焚烧问题状况分析[J].绿色科技,2013,15(10):205-206.
-
9赵春玲.新农村建设中垃圾处理方法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3(4):78-78.
-
10尹高飞,巴士迪,翟梦瑜,崔丽珍.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5(5):70-7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