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行政督察区制度的不合法与不合理问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南京国民政府的地方政制上考察,行政督察区制度既不合法,又不合理,它是南京国民政府为加强军政集权、强化对县政的控制,而在省、县之间所增设的一个政府层级。推行之后,颇受指责,但却一直实行着,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地方政制的集权性特征。
作者
周联合
机构地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7-91,共5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行政督察区制度
不合法
不合理
分类号
D909.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1
厘订地方行政组织之准备[R].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秘书处.政治会议工作报告[R].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
2
陈之迈.中国政府(第三册)[M].上海:上海书店,1991(据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影印本.
3
钱端升等.民国政制史(下册)[M].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据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影印本.
4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第二厅编辑室.各省高级行政人员奉召南昌集会纪录·工作总评[R].民国二十三年六月.
5
阮毅成.行政与自治[C].浙江省民政厅编.(自序于民国二十九年五月).
6
汪振国.内政部民政司汪科长视察湘粤闵桂等省报告[R].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内政部档案[Z].十二-6-21696.
7
黄哲真.福建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卅五年度工作报告·导言[R].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内政部档案[Z]十二-2—4.
8
汪建尧.改革县政意见书[R].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内政部档案[Z].十二-6-7279.
9
福建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卅六年度工作报告[R].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内政部档案[Z].十二-2-4.
10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内政部档案[Z].十二-2-118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翁有为.
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探析[J]
.史学月刊,1997(6):26-31.
被引量:11
2
陆建洪.《论南京国民党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度之性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4).
3
邵文杰总纂.《河南省志·政府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9页.
4
时代出版社编印.《总动员与戡乱建国运动》.1947年.
5
《国民政府公报》1948年5月11日,行政院训令国防字第二二七六号.
6
王凌云.《蒋军十三绥靖区在南阳反人民的罪恶纪实》.《河南文史资料》第4辑.
7
彭安国.《我所知道的第十专署情况》.《洪江文史资料》(湖南)第1辑(1986年).
8
台北《总统府公报》1950年5月10日.
9
周兴〓.孙中山的伟大思想与革命实践[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
[法]托克维尔(Tocqueville,O·de) 著,董果良.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
共引文献
23
1
王春英.
试论国民政府基层组织——区署建制在四川的推行及其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28-135.
被引量:2
2
翁有为.
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及其知识背景[J]
.史学月刊,2006(6):37-45.
被引量:11
3
龚志宏.
论休闲、休闲经济与和谐社会[J]
.学术交流,2007(1):136-139.
被引量:1
4
龚志宏.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与构建和谐社会[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3):64-67.
被引量:9
5
赵立彬.
孙中山政治设计中的社会建设考量[J]
.广东社会科学,2008(1):86-93.
被引量:4
6
王建国.
刘湘时期(1935-1938)川省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探析[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9):121-123.
7
谢晓鹏.
国民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的演变及特点[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8-153.
被引量:3
8
张立进.
柏拉图构建和谐社会模式的路径[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6-67.
9
龚志宏.
论马克思的休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消费经济,2010,26(4):68-71.
被引量:4
10
郭亚红.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J]
.理论月刊,2010(12):35-3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0
1
张生.
中国近代行政法院之沿革[J]
.行政法学研究,2002(4):84-89.
被引量:26
2
王晓天.
论清末民初监察制度的嬗变[J]
.湖南社会科学,1999(4):66-68.
被引量:1
3
沈晓敏.
清末浙江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关系——以谘议局议案为中心[J]
.近代史研究,1998(2):84-99.
被引量:4
4
耿云志.
论谘议局的性质与作用[J]
.近代史研究,1982(2):242-271.
被引量:12
5
翁有为.
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探析[J]
.史学月刊,1997(6):26-31.
被引量:11
6
闻黎明.
“国民大会议政会”刍议——抗战时期改革中央政治体制的重大设计[J]
.抗日战争研究,1996(3):71-90.
被引量:6
7
李学智.
南京临时参议院立法活动的若干考察[J]
.史学月刊,2000(4):56-65.
被引量:4
8
鄢定友.
授权·分割·制衡——南京国民政府审计职权演变的路径分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06(1):145-149.
被引量:1
9
李唯一.
民初平政院行使行政监察职能的制度尝试论[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3):66-68.
被引量:6
10
陈广华.
北洋政府时期文官惩戒制度探析[J]
.黑龙江史志,2008(12):18-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肖高华.
近代中国监督制度研究综述[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1):21-27.
1
万其刚,施正文.
司法改革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
.法学杂志,2003,24(2):68-70.
被引量:3
2
朱德新.
三十年代的河南统治者与保甲行政人员[J]
.史学月刊,1999(1):49-53.
被引量:7
3
赵炎才.
中国传统地方政制基本特征刍议[J]
.晋阳学刊,2008(5):77-82.
4
于法友,高明兰.
对基层政权建设途径的新探索[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7-19.
5
余贵,林郝群.
“履行迟延即解除合同”质疑[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4(1):57-59.
6
于茹.
浅谈案件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3Z):160-160.
7
李秉燊.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浅探[J]
.疏导,1998(4):51-51.
8
汪太贤.
清末官吏对立宪与地方自治关系的认识与表达[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4):91-98.
被引量:3
9
马凯:推进八大重点领域结构调整[J]
.中国金属通报,2009(34):8-8.
10
罗雄.
际口乡撤乡并镇的调查与思考[J]
.福建通讯,2001(2):32-34.
学术研究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