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影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絮凝剂产生菌5#的筛选方法,并从分子结构、分子量、投加剂量、温度、pH值、无机金属离子等方面对其絮凝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作者
赵永志
吴传辉
张宪宇
机构地区
山东省郯城县环境保护局
出处
《贵州环保科技》
2006年第3期37-39,42,共4页
Gui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影响因素
分类号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Q314.253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姚重华.混凝剂和絮凝剂[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64—76.
2
李兆龙,虞杏英.
微生物絮凝剂[J]
.上海环境科学,1991,10(9):45-46.
被引量:82
3
柴晓利,陈洁,王猛,沈志松.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J]
.污染防治技术,2000,13(2):68-70.
被引量:10
4
黄民生,孙萍,朱莉.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及其絮凝条件[J]
.环境科学,2000,21(1):23-26.
被引量:67
5
孟琴,吕德伟,张国亮.
新型生物絮凝剂——生物材料的絮凝效果评价[J]
.环境化学,1998,17(4):355-359.
被引量:32
6
孙先锋,张志杰.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研究及其进展[J]
.环境导报,2001(2):22-25.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程树培,催益斌,杨柳燕.
高絮凝性微生物育种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环境科学进展,1995,3(1):65-69.
被引量:59
2
王镇,王孔星,谢裕敏,姚茵丽.
几株絮凝剂产生菌的特性研究[J]
.微生物学报,1995,35(2):121-129.
被引量:179
3
陈宗琪 戴闽光.胶体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366.
4
(日)陈振兴(译).高分子水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6-11.
5
张国亮,硕士学位论文,1991年
6
蒋挺大,环境化学,1984年,3卷,4期,31页
7
团体著者,水质分析法,1972年,29页
8
Kazuki Toeda.Microflocculant from Alcaligenes cupidus KT201[].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1991
9
Ryuichiro,Kurane,Tomizuka Nobora.Towards new-biomaterial produced by microorganism: bioflocculnts and bioabsorbent[].Nippon Kagaku Kaishi.1992
10
Nakamura J,Miyashiro S,Hirose Y.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85
共引文献
179
1
高凡.
效果器的原理及使用技巧[J]
.科技资讯,2005,3(34):62-65.
被引量:2
2
张峻华,李海燕.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研究进展[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6):21-24.
被引量:1
3
武荣香.
微生物絮凝剂的初制备及絮凝率的测定[J]
.消费导刊,2008,0(12):180-180.
被引量:1
4
陈秀莉,侯永平.
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及应用研究[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8,22(1):56-61.
被引量:4
5
贺仁星,郑雅杰,龚竹青.
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的制备与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B08):146-149.
被引量:16
6
汪德生,张洪林,蒋林时,邱峰.
微生物絮凝剂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
.工业水处理,2004,24(9):9-12.
被引量:34
7
史继斌,陈文宾,吴艳.
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
.化工矿物与加工,2004,33(10):1-5.
被引量:10
8
杨丽,黄玉洪,王有华.
絮凝剂的应用及发展[J]
.辽宁化工,2004,33(10):605-608.
被引量:10
9
孟祥明,王少霞,郭晓.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及应用[J]
.热力发电,2004,33(11):59-60.
10
黄凯,李小明,曾光明,龙文芳,刘精今,杨麒.
培养基对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影响研究[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12):31-34.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6
1
徐敬,李杰.
CO_2释放对碳酸钙过饱和溶液析晶过程的影响[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9):1173-1177.
被引量:12
2
贾银川,谭中侠,花绍龙.
水煤浆加压气化污水IMC处理技术应用[J]
.环境影响评价,2014,36(6):16-18.
被引量:3
3
张兰河,赵倩男,郑晶,关晓辉,贾艳萍,张海丰,张健,朱遂一,张小雨.
Ca2+、Mg2+共存对SBR工艺生物脱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0):3256-3264.
被引量:7
4
蒋宝军,王飞虎,李忠和,赵爽,解娇,王鑫,巩彧玄,高星爱.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征及研究现状[J]
.东北农业科学,2019,44(5):107-110.
被引量:10
5
陈逸帆,张弛,王书月,徐新华,程丽华.
生物矿化促进造纸废水好氧除钙的技术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20,40(3):922-929.
被引量:6
6
孙若一,魏炜.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的研究及前景展望[J]
.中国高新区,2017,0(22):193-19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栾运加,高雅琼,曲金亮,赵大勇.
IMC生化处理工艺对煤气化灰水除硬效果的分析[J]
.大氮肥,2022,45(5):347-350.
1
王桦.
改性粉煤灰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21):35-36.
2
曲睿娟,李日强.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8):121-123.
被引量:2
3
王其仓,刘有智,白雪,申红艳.
Fenton试剂法处理有机废水的技术进展[J]
.化工中间体,2009,5(12):25-29.
被引量:15
4
李金玉,冉治霖.
H_2O_2/O_3协同灭活水中隐孢子虫影响因素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30(9):17-21.
被引量:3
5
陈烨,连宾.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和应用进展[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23(1):83-89.
被引量:8
6
李红.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培养及产物性质研究[J]
.生物学杂志,2008,25(5):61-62.
被引量:2
7
潘碌亭,肖锦.
乳状液膜法处理含金属离子废水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2):562-564.
被引量:7
8
郑怀礼,张海彦,钱力.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3,23(10):22-24.
被引量:14
9
秦培勇,张通,张晨鼎,刘进荣.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机理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3):166-170.
被引量:7
10
张剑波.
温敏性线型共聚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J]
.环境科学学报,1999,19(4):390-393.
贵州环保科技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