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迄今,在颈椎枕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齿突偏移,与寰椎侧块左右间距不对称”被认为是寰枢关节脱位。由于认识分歧,以致临床处理混乱,有的患者更被做了寰枢椎融合手术,医患纠纷频发。对“齿突偏移”的征象,认识分歧由来已久。国外早期一些专著曾把“齿突偏移”视为寰枢侧方脱位。陈学仁等”。在国内最早把“齿突与侧块间隙左右不对称”作为寰枢侧方脱位的主要诊断标准。最近,张仁元提出:齿突偏移,寰椎滑移,枢椎关节面左右不等宽,枢椎棘突偏歪等8项指标是枢椎旋转半脱位和枢椎侧方脱位的诊断指征。Shapiro等注意到这现象出现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并不认为是寰枢脱位。Rothman等并没有把“齿突偏移”视为寰枢椎侧方脱位的诊断指征。上述分歧,究其根源,主要是对寰枢关节的特殊功能结构和动态变化的认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重新再认识。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82-88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