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构建“和谐社会”辩证思维之我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和谐社会”理论是和谐辩证思想在社会生活层面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唯物辩证法审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的逻辑结论,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离不开辩证思维的引领。只有用辩证的观点指导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避免实践中的片面性。
作者
郭华茹
机构地区
江苏工业学院法政系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辩证思维
实践指导
分类号
B03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2
魏雅华.《“基尼系数”与贫富差别》[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4月17日.
3
韩文秀,尹艳林,冯建林.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03(83):13-29.
被引量:42
4
李聚山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5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二级参考文献
62
1
张梅霞.
论收入分配差距与分配秩序[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2,4(2):48-51.
被引量:4
2
朱之鑫.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
.科学社会主义,2002(4):39-43.
被引量:16
3
马燕君.
缩小城乡收入分配的差距[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6-7.
被引量:4
4
张嫘.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对策探讨[J]
.沈阳大学学报,2002,14(1):26-28.
被引量:2
5
宋冬林.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分析及其理论思考[J]
.财经问题研究,1995(8):12-18.
被引量:10
6
李爽.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7
陈宗胜.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现状、趋势及影响因素——以天津市为案例[J]
.经济研究,1997,32(3):21-31.
被引量:44
8
贺卫,王浣尘.
市场经济与转型期经济中的寻租比较[J]
.经济科学,1999(6):14-20.
被引量:30
9
邓洪,伊文涛,周新宇.
当前启动经济关键在于调整收入分配政策[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0(2):9-12.
被引量:6
10
韩付勇.
关于进一步理顺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构想[J]
.济南大学学报,2000,10(4):79-83.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239
1
贾作璋,王丽玲.
略论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61-63.
2
张敏,张一川.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分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8(1):13-15.
被引量:2
3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4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5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6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7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8
顾智明.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9
吴学琴.
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10
陈南旺.
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与建议[J]
.金融与经济,2004(6):16-18.
被引量:9
1
孙旭武.
现实与逻辑——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2):21-24.
被引量:2
2
刘奔.
哲学的主体性与实践[J]
.哲学动态,1988(12):40-42.
被引量:1
3
王云霞.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双重逻辑[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5(3):16-19.
被引量:2
4
王绍增.
主编心语[J]
.中国园林,2012,28(4):1-1.
5
柏友进.
《精神现象学》的历史观[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4(3):336-340.
6
阮玉春.
费尔巴哈为什么没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4):9-12.
7
苗玥.
稷下道家“因循为用”的时代意义——《管子·心术上》探微[J]
.中国哲学史,2017(1):32-38.
8
黄璇,张莉.
“海德格尔式”抑或“马克思主义式”——现代视域中的马尔库塞早期哲学内在紧张关系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26-31.
江汉论坛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