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坡面径流侵蚀量随坡度变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论述了坡面径流侵蚀机理的基础上,根据河流动力学的原理,分析了坡面上泥沙颗粒在径流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导出了坡面径流非均匀沙侵蚀的临界坡度为34φ。最后用湖北省一径流实验站某次实测资料。
作者
张光科
方铎
机构地区
四川联合大学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5-48,共4页
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
关键词
地表漫流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
变化规律
径流
分类号
P33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187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87
参考文献
3
1
王玉宽.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径流侵蚀试验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1993(7):22-24.
被引量:21
2
郑粉莉.
发生细沟侵蚀的临界坡长与坡度[J]
.中国水土保持,1989(8):23-24.
被引量:67
3
陈永宗.
黄土高原沟道流域产沙过程的初步分析[J]
.地理研究,1983,2(1):35-47.
被引量:35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永宗.
黄土高原沟道流域产沙过程的初步分析[J]
.地理研究,1983,2(1):35-47.
被引量:35
共引文献
105
1
陈利顶,傅伯杰,Ingmar Messing.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地持续利用案例研究[J]
.地理研究,2001,20(6):713-722.
被引量:36
2
陈永宗.
黄土高原国土整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1988,3(1):1-8.
被引量:3
3
陈永宗.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工作回顾[J]
.地理研究,1987,6(1):76-85.
被引量:30
4
蔡强国,刘纪根,刘前进.
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沙统计模型[J]
.地理研究,2004,23(4):433-439.
被引量:57
5
郑粉莉,王占礼,杨勤科.
土壤侵蚀学科发展战略[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4):1-10.
被引量:26
6
汪亚峰,李茂松,卢玉东,罗春燕.
试论退耕还林中对坡度标准的界定[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4,22(6):25-27.
被引量:11
7
夏卫生,雷廷武,赵军.
坡面侵蚀动力学及其相关参数的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4):16-19.
被引量:12
8
王玉宽.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径流侵蚀试验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1993(7):22-24.
被引量:21
9
张光科,方铎.
坡面径流侵蚀量随坡度变化规律初探[J]
.四川水力发电,1995,14(2):92-95.
被引量:3
10
耿晓东,郑粉莉,刘力.
降雨强度和坡度双因子对紫色土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J]
.泥沙研究,2010,35(6):48-53.
被引量:69
同被引文献
187
1
袁春明,郎南军,孟广涛,方向京,李贵祥,温绍龙.
长江上游云南松水土保持林地坡面径流与侵蚀规律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74-76.
被引量:5
2
文安邦,刘淑珍,范建容,朱平一.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河流泥沙近期变化及防治对策[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148-150.
被引量:9
3
尹勤思,邵社刚.
山区公路弃渣场恢复措施与验收标准探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5(1):173-175.
被引量:7
4
林学军,谭仕彦.
红壤坡地耕作模式与水土流失监测初报[J]
.广西农学报,2003,18(S1):50-53.
被引量:12
5
但新球,喻甦,吴协保.
关于石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4,23(3):7-8.
被引量:4
6
刘永能,穆如发,高之栋.
“3S”技术在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应用初探[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48-49.
被引量:9
7
闫丽珍,闵庆文.
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概念和比例问题[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50-53.
被引量:15
8
邵学军,王远航,胡慧武.
坡面细沟流侵蚀临界条件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4.
被引量:10
9
张信宝,贺秀斌,文安邦,D.E.Walling,冯明义,邹翔.
川中丘陵区小流域泥沙来源的^(137)Cs和^(210)Pb双同位素法研究[J]
.科学通报,2004,49(15):1537-1541.
被引量:51
10
汪东川,卢玉东,汪亚峰,罗春艳.
山地丘陵区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技术[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2):40-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1
1
陶文娣,张世秋,艾春艳,岳鹏,朱山涛,谢旭轩.
退耕还林工程费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4):66-70.
被引量:8
2
朱连奇,史学建,彭红.
基于RS和GIS的土壤侵蚀量估算方法研究——以陕西省杏子沟流域为例[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6):601-606.
被引量:5
3
程彦培,石建省,叶浩,侯宏冰,石迎春.
基于“3S”技术的岩土侵蚀定量监测研究[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6):16-18.
被引量:1
4
李凤英,何小武,周春火.
坡度影响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6):229-231.
被引量:24
5
曾繁富,张军,赵同谦,邢梦林,刘运涛.
蒿坪河小流域降雨径流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10,24(2):40-43.
被引量:7
6
胡世雄,靳长兴.
坡面土壤侵蚀临界坡度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
.地理学报,1999,54(4):347-356.
被引量:130
7
胡辉,张金池,朱丽珺,毕峰,杨聪.
不同降雨条件对江苏高沙土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3):149-152.
被引量:7
8
王玉朝.
红壤侵蚀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3,25(1):30-35.
被引量:2
9
苟学强,吴杨.
^(137)Cs示踪技术在线性工程渣场选址中的应用[J]
.中国水土保持,2014(6):7-10.
被引量:2
10
黄俊,金平伟,姜学兵.
径流深和侵蚀量与集水面积、坡度及降雨量关系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24,31(3):135-142.
二级引证文献
187
1
程德强,崔鹏,邹强,靳文.
Ritter改进算法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大区域坡度求取[J]
.测绘科学,2020,45(2):159-165.
被引量:1
2
周念清,李彩霞,江思珉,唐益群.
普定岩溶区水土流失与土壤漏失模式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1):7-11.
被引量:45
3
陈义君,彭石磊,谌芸,李叶鑫,王洋洋,张越.
紫色土坡耕地香根草根系的固土抗蚀效应[J]
.草业科学,2015,32(4):485-491.
被引量:16
4
张金池,庄家尧,林杰.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量的坡度效应[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3):6-9.
被引量:24
5
ShixiongHU,ZhaoyinWANG,GangWANG,XiaoyingLIU.
EFFECTS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ON THE REDUCTION OF SEDIMENT AND RUNOFF IN THE JIALING RIVER,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2004,19(2):142-148.
被引量:1
6
沈波,艾翠玲,徐岳,田伟平,郑南翔.
公路路基压实黄土坡面人工降雨侵蚀试验[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6):11-14.
被引量:22
7
汪亚峰,李茂松,卢玉东,罗春燕.
试论退耕还林中对坡度标准的界定[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4,22(6):25-27.
被引量:11
8
刘青泉,李家春,陈力,向华.
坡面流及土壤侵蚀动力学(Ⅱ)——土壤侵蚀[J]
.力学进展,2004,34(4):493-506.
被引量:37
9
夏卫生,雷廷武,赵军.
坡面侵蚀动力学及其相关参数的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4):16-19.
被引量:12
10
陈琼,吴万贞,周强,杨玉含,Wan-zhen,Yu-han.
Synthesis Analysis of Soil Erosion for Three-River Headwater Region Based on GIS[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5):155-158.
被引量:11
1
高久富,王庆堂,王丽荣.
森林覆盖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水专学报,2001,28(2):27-28.
被引量:3
2
王玉着,刘修国,张唯.
并行化多流向策略的栅格河网提取算法[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5,40(12):1646-1652.
被引量:8
3
孙汉群.
坡面天文辐射日总量临界坡度的研究[J]
.气象科学,2014,34(4):404-407.
被引量:1
4
雷金波,段华雍.
坡面径流状态下坡面侵蚀临界坡度研究[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1):105-108.
被引量:2
5
费祥俊.
泥沙的群体沉降—两种典型情况下非均匀沙沉速计算[J]
.泥沙研究,1992,18(3):11-20.
被引量:27
6
陈传五,林海卫.
韩江三角洲地貌与气候的演变[J]
.韩山师专学报,1994,15(1):7-14.
被引量:1
7
王克洪.
等厚抛石护坡时土坡临界坡度的判定[J]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2,14(1):92-94.
8
文七万,千钢.
浅谈径流实验站水文资料电算整编系统[J]
.吉林水利,2003(7):22-22.
9
刘沛然,黄先玉,任杰,闻平.
珠江口伶仃洋泥沙运动的沉积动力作用[J]
.台湾海峡,2000,19(3):304-309.
被引量:13
10
陈胜利.
潜水蒸发负值现象研究[J]
.东北水利水电,2015,33(1):4-5.
水文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