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辐射导弹对抗综述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分析了反辐射导弹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局限性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抗反辐射导弹的几种方法。
作者
邹振宁
机构地区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出处
《飞航导弹》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7,41,共5页
AERODYNAMIC MISSILE JOURNAL
关键词
反辐射导弹
雷达
对抗措施
分类号
TJ761 [兵器科学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9
1
孟凡科,李进华,樊祥.
反辐射导弹及防空雷达采取的对抗措施[J]
.航天电子对抗,2002,31(3):18-21.
被引量:6
2
蒋谱成,刘英芝.
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方法概述[J]
.舰船电子对抗,2001(2):6-9.
被引量:10
3
白惜光.
火控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方法和发展趋势[J]
.现代雷达,1994,16(5):6-11.
被引量:3
4
文婷.
反辐射导弹的电子对抗技术[J]
.飞航导弹,1998(5):49-54.
被引量:6
5
张德文.
对反辐射导弹的电子对抗[J]
.电子对抗技术,1998,13(4):11-16.
被引量:16
6
王鸿印,赵智忠,付伟.
抗反辐射导弹技术述评[J]
.电子对抗技术,1998,13(4):17-21.
被引量:7
7
焦国娥.
反辐射武器对雷达的威胁及其对策[J]
.舰船电子对抗,1998,21(2):26-28.
被引量:3
8
梁百川,梁小军.
反辐射导弹设计技术[J]
.上海航天,1999,16(2):39-46.
被引量:4
9
李一兵,司锡才,姜徑.
反辐射导弹抗诱饵欺骗干扰技术研究[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9,20(5):100-10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顾尔顺.
有源诱偏反辐射导弹的理论[J]
.现代防御技术,1993,21(3):25-34.
被引量:55
2
司锡才.
反辐射导弹导引头技术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1995,24(1):12-22.
被引量:20
3
反辐射导弹及对抗措施的发展趋势[C].见:电子战技术最新论文译丛.机械工业部第29所情报室,1989.4.
4
翁恩聪.机载电子战系统发展展望[J]航天电子对抗,1995(01).
5
文婷.
反辐射导弹的电子对抗技术[J]
.飞航导弹,1998(5):49-54.
被引量:6
6
王鸿印,赵智忠,付伟.
抗反辐射导弹技术述评[J]
.电子对抗技术,1998,13(4):17-21.
被引量:7
7
张德文.
对反辐射导弹的电子对抗[J]
.电子对抗技术,1998,13(4):11-16.
被引量:16
8
白惜光.
火控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方法和发展趋势[J]
.现代雷达,1994,16(5):6-11.
被引量:3
9
焦国娥.
反辐射武器对雷达的威胁及其对策[J]
.舰船电子对抗,1998,21(2):26-28.
被引量:3
10
颜毅.
防空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途径[J]
.航天电子对抗,1992(3):14-2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6
1
柴艳军,曾清平,邓斌,亓强.
干扰式诱饵欺骗反辐射导弹分析与仿真[J]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4,18(4):7-10.
2
韩惠莲.
有源诱饵对抗反辐射导弹技术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24(3):18-20.
被引量:8
3
孙新,姜宁.
水面舰艇雷达诱饵法对抗反辐射导弹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2004,26(5):51-53.
4
赵智,胡绍华.
雷达抗反辐射无人机措施的研究[J]
.雷达与对抗,2004,24(4):6-8.
被引量:5
5
张肃,曹泽阳,王颖龙.
防空系统对抗ARM攻击的对策分析[J]
.战术导弹技术,2005(1):29-33.
被引量:4
6
韩惠莲.
利用窄波束实现反辐射导弹抗诱饵技术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3):14-16.
被引量:2
7
杨文华,高梅国.
反辐射导弹抗两点源干扰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3):17-19.
被引量:2
8
张肃,曹泽阳,王颖龙.
反辐射导弹的主要特性、攻击过程和攻击模式分析[J]
.飞航导弹,2005(7):20-23.
被引量:14
9
冯雨,卞树檀,李站良.
反辐射导弹及其发展趋势[J]
.战术导弹技术,2005(4):1-3.
被引量:15
10
吴晓进,张辉,王岁昌.
防空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措施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1):10-1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95
1
王顺奎.
制导炮弹的发展概况[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9,11(3):57-67.
被引量:2
2
周旦红,杨莘元,杨楠.
多普勒测速雷达速度转换的误差分析[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28(1):93-96.
被引量:17
3
汪文峰,张琳.
反辐射导弹对地空导弹雷达装备的毁伤模型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2008,36(2):44-46.
被引量:7
4
温杰.
Harpy反辐射无人机的现状与发展[J]
.飞航导弹,2000(7):4-5.
被引量:6
5
马琳,王宏伟,宋贵宝,罗云宝.
导弹武器系统ADC效能模型分析[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6,21(4):471-474.
被引量:22
6
谢邦荣,尹健,宋劲松.
ARM导弹对雷达目标的毁伤概率仿真建模[J]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9):2044-2047.
被引量:35
7
陈旭波,苏五星.
通用导弹告警设备的试验和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2004,32(5):56-61.
被引量:1
8
裴云.
空面反辐射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26(11):1628-1630.
被引量:6
9
郭正新,江晶.
一种不同距离的雷达检测概率计算模型[J]
.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3,17(4):7-9.
被引量:26
10
王笃祥.
宽带改型B夹层天线罩罩壁结构[J]
.电子科学学刊,1994,16(3):232-23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5
1
罗建明,杨建军.
反辐射导弹告警技术研究[J]
.飞航导弹,2007(12):38-43.
被引量:8
2
开海涛,陶声祥,言克斌.
反辐射炮弹概念研究[J]
.飞航导弹,2008(1):30-32.
被引量:1
3
赵强.
雷达抗反辐射导弹技术[J]
.舰船电子对抗,2009,32(3):43-46.
被引量:5
4
贾秋锐,周立柱,孙媛媛.
反辐射武器抗干扰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10(3):42-43.
被引量:1
5
余巍,王小念,张建科,刁华伟.
美军反辐射武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科技信息,2010(20):21-21.
被引量:6
6
张建彬,陈抱雪,傅长松,王关德,邓亮.
基于脉冲复制的单个脉冲测速系统仿真[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0,32(6):561-563.
7
贾秋锐,孙媛媛,王铭伟.
诱饵抗反辐射导弹技术分析[J]
.制导与引信,2011,32(1):15-17.
被引量:4
8
陈小雷,向正义,邵玉卓.
制导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方法研究[J]
.飞航导弹,2011(7):39-43.
9
曹峰,杨备,张长瑞,王思青,李斌.
宽频透波天线罩研究进展[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34(4):85-89.
被引量:9
10
张培珍,杨根源,平殿发,徐圣良,刘志成.
雷达网抗ARM辅助决策仿真系统[J]
.舰船科学技术,2011,33(11):104-108.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孙书学,李东卫,吴义锋,刘丹,程秀忠,王光宇.
反辐射炮弹及其弹上测向预处理技术[J]
.兵工学报,2010,31(S2):131-135.
被引量:1
2
李薇,林干.
新概念动能拦截武器的发展及关键技术[J]
.飞航导弹,2009(3):35-38.
被引量:6
3
左文博,杨建军,何苹.
反辐射导弹三站红外告警方法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9,29(6):256-258.
4
余巍,王小念,张建科,刁华伟.
美军反辐射武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科技信息,2010(20):21-21.
被引量:6
5
余巍,王博琦,王小念.
防空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方法研究[J]
.科技信息,2011(2):13-13.
6
涂志文,杨建军,左文博.
空地ARM红外辐射特性研究[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36(1):71-73.
被引量:1
7
邵玉卓,陶建锋,陈小雷.
制导雷达引入反辐射导弹告警系统研究[J]
.飞航导弹,2011(3):58-61.
8
赵域,张剑云,戴定川.
主/被动雷达情报协同浅议[J]
.飞航导弹,2011(3):87-90.
被引量:2
9
李如年.
防空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研究[J]
.飞航导弹,2011(5):49-52.
被引量:3
10
赵域,张剑云.
雷达情报与雷达对抗情报协同浅议[J]
.电子对抗,2011(3):37-41.
1
胡磊,李相平,赵腊.
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研究[J]
.舰船电子对抗,2009,32(1):28-31.
被引量:6
2
李陟,李建荣.
雷达有源诱偏与反辐射导弹对抗仿真技术[J]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4):33-36.
被引量:3
3
车梦虎.
防空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技术措施研究[J]
.火控雷达技术,2009,38(1):30-34.
被引量:5
4
吕科.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与反辐射导弹的对抗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4):1-4.
被引量:3
5
林志远,戴国宪.
反辐射导弹对抗诱饵系统方法研究[J]
.电子对抗技术,2003,18(1):24-26.
被引量:7
6
付伟.
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综述[J]
.电子工程信息,1998(2):7-13.
被引量:1
7
孙建华,李光玉.
舰艇防御反辐射导弹方法研究[J]
.飞航导弹,2007(6):20-23.
被引量:3
8
施展,程正东,陈晓斯,朱斌.
弹载有源诱饵对导弹诱偏过程仿真研究[J]
.弹箭与制导学报,2013,33(2):141-142.
9
韩惠莲.
利用窄波束实现反辐射导弹抗诱饵技术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05,21(3):14-16.
被引量:2
10
李炳荣,周晓东,王欣欣.
红外成像型反舰导弹对抗红外干扰的仿真研究[J]
.光电工程,2002,29(S1):102-104.
飞航导弹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