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生态、科技、社会和文化
被引量:3
HUMAN AND NATURE: EC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ETY, CULTURE
出处
《大自然探索》
1990年第4期107-112,共6页
Discovery of Nature
关键词
人
生态
科技
社会
文化
ec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
society
culture
同被引文献10
-
1胡军.什么是知识[J].求是学刊,1999,26(3):5-12. 被引量:8
-
2吴士续等.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
3沈静楠.信息网链与大学英语语篇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641-642. 被引量:4
-
4曹孟勤.自然即人 人即自然——人与自然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整体[J].伦理学研究,2010(1):63-68. 被引量:28
-
5易小明.人类文明发展三阶段新论[J].求索,2010(3):85-88. 被引量:4
-
6杨旗.输入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J].学术界,2010(5):167-172. 被引量:10
-
7吴小军,张荣红,刘柳.“中国风”首饰的设计思维与设计重构[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3,15(1):52-56. 被引量:4
-
8贾乐宾,宋玉凤.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继承与延伸[J].科技信息,2010,0(14):655-656. 被引量:16
-
9高文盛.科技时代人与自然二重化关系的理性思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4):98-100. 被引量:2
-
10黄栋彤.主题单元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课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8,0(S1):1244-1245. 被引量:1
-
1刘晓娜.中学生物理科学素养培养方法探讨[J].河南科技,2012,31(6):45-45. 被引量:2
-
2王扬宗.杨铨与“中国无科学”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3):34-36. 被引量:3
-
3诸平.改革科技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中国教育学刊,1998(6):18-21. 被引量:2
-
4卢卫红,刘兵.科学仪器与科学实践的地方性——基于上海市某物理实验室的人类学考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2(7):67-72. 被引量:1
-
5盛晓明,李恒威.情境认知[J].科学学研究,2007,25(5):806-811. 被引量:42
-
6周德海.爱因斯坦的科学观及其启示[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3):80-84.
-
7赵磊,夏保华.技术恐惧的结构和生成模型[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3):70-75. 被引量:14
-
8曲振.青岛市电子监察:从源头上防腐[J].信息化建设,2010(9):42-43.
-
9陈凌,鲁莉劼,朱建安.家族企业成长与企业社会责任——第4届“创业与家族企业成长”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J].国际学术动态,2009(3):16-19. 被引量:1
-
10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一种社会学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11-16.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