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3-9,共7页
同被引文献63
-
1姜慧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152-154. 被引量:1
-
2王扬.《河殇》大讨论述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3):46-52. 被引量:7
-
3石仲泉.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一个新形态[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5-10. 被引量:8
-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J].党建,2004(10):4-12. 被引量:7
-
5俞吾金.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5(1):4-10. 被引量:145
-
6陈至立.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精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在教育界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座谈会上的讲话[J].高校理论战线,2002(8):4-6. 被引量:2
-
7雷云.客观、全面、辩证地对待反倾向问题[J].中华魂,2004(6):31-32. 被引量:2
-
8胡锦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J].求是,2006(1):3-9. 被引量:102
-
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06(13):3-10. 被引量:35
-
10中共中央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J].求是,2006(16):10-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2
-
1高相辉.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4):15-19.
-
2陈茵.有力的思想武器 科学的行动指南——读《江泽民文选》有感[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6):27-28.
-
3金德万,黄南珊.深刻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典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4):5-10.
-
4蒋于彪.学习《江泽民文选》要认真做到“五个必须”[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6,6(4):12-15.
-
5李抒望.不断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7(1):11-12.
-
6杨承训,吴莲.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分配关系[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9(1):70-75. 被引量:1
-
7唐志龙.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辨析[J].学习论坛,2007,23(2):8-11.
-
8周丰.论江泽民的治党方略[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21(2):43-46.
-
9秦朝芳,李大东.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新西部(理论版),2007(06X):79-79.
-
10徐国喜,俞国锋.扎实推进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写在《江泽民文选》出版发行之际[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3):56-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
-
1卫兴华,孙咏梅.2007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8(3):26-33. 被引量:1
-
2胡永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谈[J].镇江高专学报,2008,21(3):5-8. 被引量:4
-
3王浩斌.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研究述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2):1-4. 被引量:2
-
4李建勇.“真理说”还是“中性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争鸣述评[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9,31(6):42-46.
-
5谭晓玲.近十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0(17):101-103.
-
6高德来.中国共产党的人权思想与中国人权现状[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3(5):71-71.
-
7赵效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探讨[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