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知识》
2006年第16期46-47,共2页
World Affairs
同被引文献7
-
1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成立[J].史学理论研究,2005(4):139-139. 被引量:1
-
2马建平,孟燕红.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后的农业安全与发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22(1):65-70. 被引量:3
-
3吉喆.世界银行与中国[J].财经界,2006(3):53-55. 被引量:1
-
4祝宪.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关系的回顾与前瞻[J].国际金融研究,1997(10):25-27. 被引量:2
-
5沈丹阳.居安思危——全球FDI流动新趋势下我国引资策略创新思考[J].中国外资,2003(7):50-53. 被引量:2
-
6徐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J].世界历史,2003(6):44-56. 被引量:20
-
7俞可平.论全球化与国家主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56(1):4-21. 被引量:131
二级引证文献8
-
12007年外国史学理论学科发展报告[J].史学理论研究,2008(1):94-108.
-
2魏建国.财政分权制度模式比较与中国的选择[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13(6):128-139. 被引量:4
-
3于沛.外国史学理论热点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3):47-61. 被引量:2
-
4李世安,庞永锋.“十一五”期间我国的世界现代史研究[J].世界历史,2011(1):102-109.
-
5高德胜.试论国家主权理论的发展与演变[J].学理论,2011(13):6-7.
-
6张国清,何怡.民族国家的观念——从中国学者的观点看[J].浙江社会科学,2016(7):22-35. 被引量:5
-
7徐蓝.中国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30年[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9(1):1-57. 被引量:3
-
8魏爽.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命运[J].南方论刊,2020(8):16-19.
-
1晓秋.西雅图会议:世界末的尴尬与夫奈[J].新华月报,2000(1):126-127.
-
2王延春.西雅图会议──带给全球贸易什么[J].瞭望,1999(49):52-53.
-
3戴常明.从西雅图会议看新一轮回合[J].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2000(8):28-29.
-
4巴格瓦蒂,李希强.莫为坎昆哭泣[J].WTO经济导刊,2004(3):30-35. 被引量:1
-
5韩德强.西雅图会议缘何失败[J].当代经济研究,2000(2):1-7. 被引量:3
-
6张家哲.西雅图会议失败的美国工会因素[J].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2000(2):18-19.
-
7刘宗荣.西雅图会议缘何无果而终[J].人民论坛,2000(1):40-41.
-
8古月.西雅图会议因何失败?[J].美国大观,2000(1):7-8.
-
9王林生.西雅图会议缘何不欢而散[J].瞭望,1999(51):14-14.
-
10赵仁康.WTO新的多边贸易谈判的矛盾及前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5-72.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