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传播涵义及教育传播学研究范畴分析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教育传播学的产生和发展出发,通过对传播类型的划分以及对教育传播的传播学学术渊源的探讨,深入分析了教育传播的涵义以及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范畴。
作者
王文君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13,5,共4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教育传播涵义
教育传播学研究范畴
分析
分类号
G43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31
参考文献
2
1
高蕴奇.教育传播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
黄鹂,吴廷俊.
教育传播学新探[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1):46-49.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5
1
宋昭勋.
一门新兴学科:媒介教育[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94-96.
被引量:10
2
施拉姆,余也鲁合著.《传媒·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页,你序第7页.
3
[苏]尤·克·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6年3月.
4
魏奇等.《教育传播学》,江西教育出版社,第8页.
5
李华.
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教育传播学的创立[J]
.中国电化教育,1996(3):17-20.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29
1
叶良明.
信息化环境下教育传播学与教育技术学的比较研究设想[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4):12-15.
被引量:3
2
余彤.
外语教学的沟通模式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7):106-107.
3
叶良明,甘兴勋.
教育传播学的地位与作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4):105-107.
被引量:5
4
王雷.
安全评价操作实务讲座(二)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评价[J]
.劳动保护,2005(5):98-99.
5
彭树欣.
梁启超传播视野中的社会教育观[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89-92.
6
刘海波,陈晓霞.
试论学校教育的组织传播属性[J]
.中国西部科技,2006(6):66-67.
7
李健,贾鹏,陈晓益,张杰,顾畹仪.
基于G.805的ASON自动发现分析[J]
.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2006(7):28-30.
8
秦侠,崔人元.
基于知识有效传播的教学质量管理[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73-76.
9
杨卉.
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的传播方式探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8,29(6):16-19.
被引量:16
10
张庆梅.
大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反思与重建[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3):60-62.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75
1
李运林.
教育传播研究:重要性与新领域[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3):5-11.
被引量:23
2
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6.
被引量:910
3
柯森.
论信息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变及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J]
.教育研究,1997,18(6):74-76.
被引量:44
4
陈丽.
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质量——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的案例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4(07S):19-22.
被引量:72
5
叶良明,甘兴勋.
教育传播学的地位与作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4):105-107.
被引量:5
6
黄伟,谢利民.
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1):58-62.
被引量:33
7
李馨.
基于Wiki的跨学科知识共享[J]
.电化教育研究,2005,26(4):66-70.
被引量:34
8
王晓丽.
基于网络的参与式教学活动的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138-139.
被引量:2
9
谭支军.
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远程教育,2005(05S):66-68.
被引量:68
10
赵儒彬.
学习要素与教育要素——教育的四要素[J]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3(2):6-1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0
1
王小梅.
从传播学视角看Wiki的教育应用[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7(9):38-40.
被引量:3
2
杨亚萍.
数字媒体及其传播模式研究[J]
.甘肃科技,2009,25(11):54-57.
被引量:8
3
梅虎,詹泽慧.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Web2.0教育传播网络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9(6):102-105.
被引量:6
4
汪基德,朱书慧.
南国农先生教育传播思想初探[J]
.远程教育杂志,2010,28(4):14-18.
5
方八容.
试析我国教育传播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东南传播,2011(7):107-108.
被引量:1
6
王卫军.
信息化教学能力:挑战信息化社会的教师[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45-53.
被引量:51
7
蔡芝蔚.
对数字媒体及传播模式的探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31(5):256-256.
8
马启龙.
教育传播的类型、定义及要素论析[J]
.文化与传播,2018,7(2):23-28.
被引量:3
9
王胜远,王运武.
5G+教育:内涵、关键特征与传播模型[J]
.重庆高教研究,2020,8(2):35-47.
被引量:57
10
陈明欣,王文娟.
成人教育传播的功能层次与价值维度[J]
.中国成人教育,2021(9):6-1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
杨全中,李晓丽,董佳杰,袁磊.
基于慕课堂+腾讯课堂的医学生物化学线上混合式教学实践和反思[J]
.生命的化学,2022,42(12):2293-2299.
被引量:5
2
段玙璠.
信息化环境对中学政治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3):243-243.
3
彭满英.
信息社会中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局限及对策[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23):73-75.
被引量:1
4
李双.
数字媒体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J]
.旅游纵览,2011(3):155-155.
被引量:3
5
程霞.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电子商务信息传递优化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4):140-143.
被引量:1
6
张凯,李金永,安旺国,吴俊龙.
播客(Podcast)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分析[J]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2):13-15.
被引量:10
7
赵飞,周涛,张良,马鸣卉,刘金虎,余飞,查一龙,李睿琪.
维基百科研究综述[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39(3):321-334.
被引量:38
8
桑琰云.
基于小世界网络的参考咨询信息传递特征[J]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1):35-38.
被引量:2
9
吴士云,孙德坤.
Wiki协作式学习在食品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整合应用[J]
.科技资讯,2011,9(12):205-205.
10
周丽霞,肖荣莲.
数字图书馆多重法律地位及版权法律重构[J]
.图书馆学研究,2012(11):98-100.
被引量:1
1
任友群.
悠久的学术渊源[J]
.教育家,2012(5):11-11.
2
董元元.
从传播学视角看微信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传媒研究,2016,0(1):87-89.
被引量:2
3
侯嘉欣.
传播学视域下生态化课堂的构建方法[J]
.科教导刊,2016(1):43-44.
被引量:3
4
陈云恺.
素质教育的跨文化论证与“谱牒”诉求[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6):113-119.
被引量:1
5
程岭.
康纳利叙事课程的理论基础[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6(6):30-34.
被引量:1
6
姚文忠.
鸟笼或大自然式的课堂[J]
.四川教育,2004(4):44-46.
7
孙玉红.
学校教育系统中公民教育的实施方略——评析叶飞的《公共交往与公民教育》[J]
.中国出版,2015(2):64-64.
8
先秦士人文化之学术渊源[J]
.文艺理论研究,2002(5):51-51.
9
吴志文,申凡.
试论互联网状态下传播类型的重新划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2):100-104.
被引量:2
10
张承宗.
柴德赓与他的老师陈垣[J]
.学海,1991(2):89-91.
被引量:2
电化教育研究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