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6-47,共2页
On Economic Problems
同被引文献43
-
1滕玉成,徐关众.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9(10):20-24. 被引量:31
-
2苏春红,魏建.民营经济的发展差异:山东与浙江的对比[J].山东社会科学,2004(8):27-32. 被引量:5
-
3侯淑霞.论品牌价值的来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3):83-85. 被引量:3
-
4李业昆.企业人才流失状况的判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54-56. 被引量:18
-
5贾晓波.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发展现状与就业能力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68-73. 被引量:54
-
6许峰.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的战略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05(8):119-121. 被引量:10
-
7杨叶,郇金宝.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人才流失风险规避[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5):91-94. 被引量:16
-
8康乃侠,门亚杰.中小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5(10):86-86. 被引量:2
-
9范华,齐捧虎.企业“四高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基础上的共同治理结构[J].经济与管理,2006,20(2):51-55. 被引量:3
-
10刘海潮,李垣.转型经济背景下竞争压力变化对企业战略变化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2006,20(1):7-1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9
-
1行怀勇.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市场,2008(1):56-57. 被引量:5
-
2张颖,李轲.民营企业的人才稳定策略[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4):111-113.
-
3吕仙,黄磊.民营企业职业适应期大学生流失分析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8,25(10):36-38. 被引量:2
-
4牛元帅.云南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浅析[J].技术与市场,2008,15(11):58-59.
-
5吴绍辉.对员工流失问题的思考[J].现代商业,2009(36):59-60. 被引量:1
-
6刘昆.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J].商业经济,2010(2):104-105. 被引量:15
-
7汤宁.民营企业人才危机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2010(22):78-78.
-
8刘海潮.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资源流失现象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31(3):111-113.
-
9孙美娟,葛佳丽.上海市民营企业人才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8):103-10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3
-
1钟琦.论大学生流失与企业思政工作[J].当代经济,2008,25(22):24-25.
-
2俞来德.民营小企业如何化解员工培训与人才流失的矛盾[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30(1):97-102. 被引量:1
-
3刘凤英,李田.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0(3):136-138. 被引量:6
-
4唐舜.珠三角中小物流企业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8):18-19. 被引量:1
-
5胡杏菁.论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员流动与管理[J].全国商情,2010(16):31-33. 被引量:2
-
6彭琳.人才租赁——中小企业解决人才难题的有效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81-82.
-
7甘宗平.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的思考[J].经济师,2012(2):47-48. 被引量:14
-
8陈思新,陈福集.论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防范及对策[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4):30-31. 被引量:2
-
9赖丽霞.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离职原因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2(4):58-60. 被引量:1
-
10许世亮.浙江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2):144-146.
-
1林云华,冯兵.我国电力企业开发CDM项目的意义和竞争优势[J].现代商业,2008(30):162-164. 被引量:1
-
2孙立莉.民营企业如何管理四类员工[J].经济师,2005(12):134-135. 被引量:3
-
3陈辉.积极借鉴乡镇企业灵活机制[J].中国橡胶,1993(20):18-18.
-
4金长印.对企业改制后新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08(6):103-103.
-
5黄玉英,余克艰.中小型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5):98-99. 被引量:6
-
6魏宇.中小企业如何发掘奥运商机[J].商业时代,2006(16):26-27.
-
7陶泽民.现代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07(27):207-207. 被引量:1
-
8付兴梅.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08(16):170-171. 被引量:8
-
9叶勤良.应当重视乡镇企业灵活机制的退化倾向[J].江苏经济探讨,1992(4):24-25.
-
10500家民营科企资产过亿企业成功缘于灵活机制和技术创新[J].河北审计,1997(3):2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