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地震留下的记忆——唐山抗震救灾30周年纪念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今年是唐山大地震发生30周年,当我们回过头去,重新回顾那场举世瞩目的抗震救灾活动,发现仍有那么多事情令我们为之激动和震撼,既有唐山人民在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的空前勇敢和坚毅,也有被难之后唐山军民重建家园的豪情。这也许正是我们在纪念唐山抗震救灾活动中所应该心感身受的。《大地震留下的记忆》引领我们重温30年前唐山人民在全国上下的支援下抗震救灾的一幕幕,除了感动,也许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东西。
作者
代爱华
刘翠红
杨娜玲
出处
《档案天地》
2006年第4期4-8,1,共5页
Archives World
关键词
周年纪念
抗震救灾
唐山
地震
记忆
京津地区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1
李贵.
从唐山地震看人民群众在抗震减灾中的作用[J]
.国际地震动态,1993,14(6):20-24.
被引量:1
2
金鑫,张耀灿.
充分利用抗震救灾的精神资源 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教育研究,2008(7):21-23.
被引量:7
3
王素,祖燕玲,余波,陈杰.
抗震救灾:让世界看到一个怎样的中国[J]
.求是,2008(15):53-54.
被引量:2
4
王素,李明泉,胡卫东.
精神家园的价值建构与实践路径[J]
.中华文化论坛,2010(3):19-22.
被引量:1
5
王东明,李永佳,陈洪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黄宝森,张云昌,胡卫建.
汶川地震与玉树地震自救互救调查情况比较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2012,33(5):19-25.
被引量:12
6
苏幼坡,徐美珍,刘英利.
自救与互救——严重地震灾害后扒救灾民方式[J]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33-3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曹燕,胡子祥,张利民,雷芳.
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精神及其时代价值[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5):121-1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赵中华,林彬.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时代价值[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8):76-78.
被引量:8
2
韩晓娟.
近十年抗震救灾精神研究综述[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37(9):19-25.
被引量:1
1
张君.
“唐山经验”助力四川抗震救灾[J]
.中国减灾,2008(6):20-22.
2
涅槃之城 唐山地震三十周年[J]
.中国新闻周刊,2006(29):16-17.
3
白克明.
在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唐山经济,2006(8):4-5.
4
邹洋.
感同身受 手足相望[J]
.中国公证,2008(7):26-26.
5
张和.
以实际行动迎接纪念唐山抗震三十周年[J]
.中国建材,2006(1):90-92.
6
张世奇,张军.
精神不倒——1976年唐山地震精神救灾的经历与经验[J]
.中国社会导刊,2008(18):49-52.
7
蔚超.
展览也需常办常新[J]
.城市与减灾,2004(5):32-33.
8
许忠淮,郑斯华,王椿镛.
《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专辑序言[J]
.地震学报,2016,38(4):509-510.
被引量:1
9
郑金武.
地震——摇啊摇[J]
.科学新闻,2002,0(8):39-40.
10
金磊.
不该忘却的纪念——写在唐山“7.28”大震灾20周年祭科技管理的文化思考[J]
.劳动安全与健康,1996(4):21-24.
档案天地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